从书记到院长

  2013年,王常松从松原市委书记的岗位上调任吉林高法院长,回归法律老本行,这算是他第二次转型。

  到吉林高法任职后,王常松很快进入了状态,他提出了 “判案不出错、审案不超时、法官不出事”的工作目标。这被当地官员评价为“大实话,很接地气,很生动,反映了常松同志低调务实的风格。”

  他的这次转型恰逢我国司法改革的关键时期,大量改革经验都要从基层“提取”。王常松履新没多久,就剑指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涉诉上访:中央下发《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后,他立刻召开吉林省法院涉诉信访工作视频会议,提出要推行“案访比”考核机制,把案访比计算到每一个办案人、每一个业务部门、每一个法院,实行季度排名通报,并将案访比与评先选优、职务晋升相结合等工作措施。动作之迅速、措施之严厉领全国之先。

  王常松上任1年后,全省法院涉诉进京访总量下降37.2%,在全国排位中大幅后移。这个数字,足以说明他开的药方疗效还不错。

  从法院到纪检

  从法院到纪委上班,是王常松的第三次转型。此前,黑龙江省有韩学键、盖如垠等多名省部级大老虎落马,反腐形势严峻,他身上的担子并不轻。

  有人会说他没有纪检工作经验。事实上,他从事的审计、司法等工作都与纪检工作高度相关,而地方党政“一把手”的岗位历练更是让他具备了驾驭全局的统筹能力,这对他适应新岗位,是极有好处的。

  纵观王常松履历,24年在中央部委工作,全面锻炼把握政策能力;下派到地市历练,体会群众所想所需;出任法院、纪检领导岗位,专项推动重点工作。三次转型,可见中央培养领导干部的良苦用心和清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