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达街道办事处三孔桥社区里,有这么一个车库,这里成了居民们的 “ 图书馆 ” 和 “ 自习室 ”,车库里时常传出孩子们的朗朗书声和欢声笑语。车库主人赵俊飞是个 “80 后 ”,也是共享空间的 “ 发起人 ”。“ 十一 ” 期间,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在这里聚会。

铁卷柜里摆放着各类书籍。铁卷柜里摆放着各类书籍。

  在南岗区汉祥家园小区一间由车库改造出的 10 平方米小阁楼里,记者看到有两个五六岁的孩子正在翻阅着图画书,还互相交流着什么。两个大一些的孩子在车库一楼的折叠桌写作业。桌上摆着一壶温水,这是赵俊飞回家后就给孩子们准备好的。“ 这几个孩子年龄都比较小,喜欢看一些图画书。” 赵俊飞指着书架最上面的一层告诉记者。书架是用旧铁卷柜改造的,每层放着不同类的书籍,适合不同年纪的人群阅读。“ 我还在慢慢改造,如果以后书多了,我还打算建个自助借书的书架,方便更多人阅读。”

辅导孩子们学习。辅导孩子们学习。

  “ 女儿小时候,我就答应她,给她建一个活动室。我在小区里用简易木板搭了一个,还准备了一个沙坑,小区里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女儿一起在这里玩。后来,社区找到我,说这个木板棚影响小区的环境,我就拆了。这事让孩子们挺失望。” 他开车回家时,一个灵感在他心头萌发:自家的车库不是可以改造吗?他马上行动起来。赵俊飞说,他家的车库虽然不大,可是挺高,他找来工人,把车库改造成了两层,买来桌椅、黑板。原来给女儿准备的 “ 活动室 ”,也受到邻居孩子的迎欢,邻居们送来了旧的铁卷柜和一些书籍,车库又变身 “ 图书馆 ”。随着 “ 图书馆 ” 名气越来越响,邻居的孩子都来看书,甚至有外小区来的。

车库里充满了文化气息。车库里充满了文化气息。

  “ 两个孩子住在同一个小区,孩子们从幼儿园回家,又没有地方去,邻居就和我商量,能不能把孩子放学放在我家图书馆,两家轮流接送。” 听到这个建议后,赵俊飞赞同,“ 大家都觉得每天接送孩子很麻烦,可以拼车轮流接送,孩子放学的时间很早,于是我们两家人商量,谁家有空谁家接。这样都能替双方分忧。” 赵俊飞说。

  事情还真的如赵俊飞想的那样,早上两个孩子上学手拉着手,叽叽喳喳聊着班里的趣事。晚上将两个孩子接 “ 图书馆 ” 后,孩子们在阁楼里做作业。有时候他还给孩子们准备晚餐,吃完饭、做完作业后将孩子送回家中。两家人因为接送孩子结成了牢固的 “ 同盟 ”,两个孩子经常串门,每天一块上学放学,路上嘻嘻哈哈一点也不孤单。后来,又有几家经常在 “ 图书馆 ” 学习的孩子家长也加入其中。

车库成了几家人聚会交流的地点。车库成了几家人聚会交流的地点。

  “ 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被父母宠坏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为别人着想。轮流接送孩子不仅家长之间的交流多了,而且孩子们性格也在改变,慢慢懂得替别人考虑了。” 赵俊飞说,他把车库当成了一个共享空间,希望孩子们在这里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