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篱苑书屋微信公众号此前介绍,书屋由香港陆谦受信托基金/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出资100万元人民币,项目于2011年1月启动,经过两个多月的设计,于2011年3月29日正式开始施工,于2011年10月竣工交付使用。建成之后,书屋捐献于村庄,归村庄所有。书屋为公益性质,每周六和周日开放,不收取费用。

  据悉,篱苑书屋位于山林,楼梯也是书架,读者拿起一本书便可以随处坐下阅读。而整个书屋也没有任何照明,全靠自然光源,太阳光可以透过书屋外侧的柴禾棒直接照进屋内。

  2014年,篱苑书屋获得首届森山RAIC国际奖(Moriyama RAIC International Prize),一时间名声大噪。而在2015年初,美国一家网站又将篱苑书屋列为“最美图书馆”,使篱苑书屋成为各大旅游网站推荐的一处“景点”,吸引大批读者和游客前往参观。

  对话

  图书馆馆长:工作有疏忽,真的对不起

  昨天,北青报记者联系到了篱苑书屋的义务馆长潘希。对于这次热议的“盗版书风波”,潘希承认工作有疏忽并表示道歉。同时,潘希也称这件“坏事”也给书屋发展带来了一些意外收获,目前已有四家出版社联系书屋希望能够捐书,潘希也希望以此为契机,共同打击盗版书。

  北青报:这次“盗版书风波”引发热议,大概情况是怎样的,之前有没有注意到书屋内有盗版书?

  潘希:目前书屋内70%以上的书是读者以公益的名义捐给书屋的,剩下30%是买的套装书,我敢肯定我买的书绝对不是翻版。在这件事之前,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有翻版书,当然我们也有志愿者来检查这些书,只觉得是印刷差的、封面不好的拿出来,书屋也不是卖书的,所以也没必要放翻版书在书屋里。

  北青报:之前有捐书活动,捐来的书是否会检查再上架?

  潘希:我们做的活动是希望图书馆的书流动起来,后来觉得这个事情做不了,做了两个星期左右,就取消了。我们每周都有志愿者来,帮助我们检查,主要是检查破损的书,有些网络书我知道封面不好都会拿下来。包括也有捐的很多工具书,比如考雅思的书、学生的习题本、免费杂志等。但是也没想到有翻版书,我也是刚意识到有这么严重。因为书屋不是卖书的,就是一个和大家共享的平台,邀请大家来参与公益,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件事情的出现,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提醒。

  北青报:出现这些盗版书,即使是读者捐来的,很多人也会质疑书屋有审核的义务。

  潘希:是的,上次活动后,我们已经两年不接受捐书,也不能否认有些人放一些书进来,我们也装了摄像头,当时是为了防止一些其他不好的书在这边。但是里面到底有多少盗版书,现在看是看不出的,是要每本书都要检查的,只能说我们会慢慢来。

  北青报:书屋的初衷是怎样的?

  潘希:当时建书屋的时候其实想得特别简单,就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就等于放一个书架在门口,读者来了之后觉得这里好,也带几本书放在这儿,就是这种特别随意的交换的场所,真的没有想到捐书会发生问题。

  北青报:这些盗版书会怎么处理?

  潘希:我们有很多志愿者,他们也特别着急,志愿者已经说这周六会去书屋里面整理这些书。发现有盗版书,必须要下架,书屋就是书屋,这种事发生,真的对不起。

  北青报:今后还有没有打算接受捐书?

  潘希:现在暂时不接了,如果有一天真需要的话,我们可以在微信平台上跟大家说需要什么样的书,每人一本,我们现在多的时候也接待过四五百人,每人一本书的话,也很多了,所以现在也不缺书。这件事不光是提醒我们,也是提醒所有做这种公益行动的,发生了就必须面对。

  北青报:“盗版书风波”会对书屋有什么影响?

  潘希:我很感激这个人写的东西,有这么多人关注书屋。希望通过负能量吧,也提醒大家以什么样的方式做公益,也许捐书的人没有留意,但是没想到会带来这么大的冲击,之前没有意识到这种事情发生。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现在已经有四个出版社联系我,他们愿意捐书,就是一件好事。

  文/本报记者 郭琳琳 武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