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神是如何炼成的?哈工大刘永坦院士的求学秘诀:课下吃“小灶”
来源:ZAKER 哈尔滨 商艳凯 记者 王越
我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是怎么建起来的?世界科技难题是怎么被刘永坦院士团队一步步攻克的?求学时刘永坦院士的学习 “ 秘诀 ” 是什么 …… 日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先进事迹报告团先后走进威海市、威海校区和深圳校区,在 3 天时间里作了 3 场精彩报告。由 6 名成员组成的报告团跨越大半个中国,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精彩讲述,让更多人聆听和了解 2018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永坦院士及其团队的爱国奋斗故事。
雷达站建起来后,只有一张课桌做办公桌
1986 年,刘永坦院士带领团队完成的新体制雷达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应用与基础研究项目后,刘永坦院士提出了建立新体制雷达实验站的想法。雷达站建在哪儿?这成为刘永坦院士和大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新体制雷达主要是对海观测,雷达站也必须建在海边,所以一开始有人推荐了江苏的启东沿海,也有人将眼光投向了山东威海的刘公岛。刘永坦院士经过多方考虑和慎重选择,最后选择了刚创建不久的哈工大威海校区校园的海边。
1988 年,中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实验站在威海校区校园的海边动工。随后近一年的时间,坦先生带领大家顶风冒雪,日晒雨淋,终于在 1989 年完成了雷达站的基本建设。
1990 年 3 月,由团队成功研制的我国第一部对海新体制实验雷达开始在雷达站进行设备安装和整机调试,刘永坦院士带领大家开始了在雷达站攻坚克难、日夜奋战的日子。由于经费有限,当年的雷达站只建起了发射站和接收站,房间少并且面积有限,仅仅能摆放实验设备,刘永坦院士和大家一样,都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只能在实验设备边上勉强摆上一张课桌做办公桌。当年的校园建设刚刚起步,雷达站周围一片荒芜,从住处到雷达站只有一条小路,加上没有交通工具,大家每天从住处到雷达站需要步行半个多小时,很多时候晚上做完实验已经是半夜,回去时大家只好结伴打着手电相互壮胆。
20 万字的报告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
刘永坦院士始终确信:自我创新、另辟蹊径是突破科学难题的唯一途径。为了争取当时航天工业部预研部的支持,团队在几个月时间内,熬出了一份 20 多万字的对海探测方案。
这 20 万字的报告可不是用什么打印机打出来的,而是经最初团队成员一笔一划、全部手写出来的。当时没有计算机键盘屏幕输入、打印机输出、没有雪白的 A4 纸,有的只是墨水和普通稿纸。张宁老师回忆说,那时与坦先生一起,6 个人伏案研究、奋笔疾书好几个月不眠不休,写到手指发麻、手腕酸痛、甚至做饭时捏不住鸡蛋都是常事,“ 喝光 ” 的墨水瓶更是不计其数,写字快的 “ 内功 ” 也是那时练出来的。
在完成装备后,刘永坦院士带领团队开始了长时间的运行测试。然而,新的难题再一次出现了:探测环境中的杂波,像火烧云一样覆盖了目标回波,这使得系统探测距离锐减到不足 100 公里,交付计划甚至可能要出现变故,大家肩上的压力一下子变大了,“ 这该如何是好 ” 的焦躁充斥了整个团队。
这时,刘永坦院士神情从容而淡定,带领大家一起分析杂波的来源、特性,组建若干研究小组,齐头并进、多点出击。在刘永坦院士的带领下,团队连续几十个昼夜扑在实验现场上,悉数解决了困扰团队的难题,当再次进入到实际运行时,火红的火烧云褪去,星星般的目标再次出现在湛蓝的背景上,这一世界性杂波难题终于成功地解决了。至此,所有成员才真正松了一口气。正因为有了像刘永坦院士这样的定海神针,团队才能不断攻坚克难、屡战屡捷。
院士求学时都咋学习?大量阅读、涉猎广泛
1953 年,刘永坦院士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工大,教他《理论力学》课的是黄文虎院士。为了训练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黄文虎院士留了 5 道难题,让学生们课下去做。
在很多同学还被难题所困、无计可施时,刘永坦院士已全部解答出来。黄老师十分欣喜:“ 你的思路还真是不一样!这样吧,我再给你出几道题回去解!”
很多人认为,刘永坦院士能够带领团队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源于其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聪明的头脑,却不了解他在背后下的功夫。他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解出黄文虎院士给出的难题,是因为他在课下给自己吃的 “ 小灶 ”。别的同学学的是工科数学和大学物理,他却悄悄地自学完了理科数学和物理。他不仅大量阅读、涉猎广泛,而且对问题钻研深入。同事们回忆起那时的情景说,常常看到 2018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永坦院士站在食堂路口和同事或同学讨论问题,等大家吃完饭出来一看,他们居然还在那儿讨论。刘永坦院士正是靠着这样一种远超常人的求知、求真精神和努力,在读书期间就打下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