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徐阿姨(化名)随着肌无力的加重,渐渐失去言语功能,吞咽困难,有痰咳不出来,一直奔波于各个医院之间,但效果差强人意。随着吞咽困难的反反复复,甚至到了连喝水都痛苦的地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了改善这一症状,通过多方打听来到哈医大四院,找到能做胃造瘘手术的王立国教授。

  为了让徐阿姨达到目标营养需求量,经过充分沟通后,王立国教授决定为她施行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过程很顺利,对于徐阿姨来说,有了胃造瘘相当于多了一张“嘴”,这条营养通路就是她满足营养需求的“丝绸之路”。经皮内镜下胃造痿术(PEG)是一种内镜下建立肠内营养通路的成熟方法。这种方法是在胃镜的协助下,用套管针经腹壁穿刺入胃腔,置入导丝,引导胃造痿管经口腔、食管进入胃腔,从而形成的营养通路。有了这个维持生命的管子,徐阿姨的家属可以直接向胃内直接注入食物、药物或营养液。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胃造瘘手术趋向微创化,无需外科开刀,术后恢复期短,患者痛苦少。通过胃造瘘,患者能够获得身体所需的足够营养。

  王立国教授介绍:在我们身边经常看到恶性肿瘤患者或者某些大病患者的身形消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特点:因进食困难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临床常用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有:静脉营养、鼻胃营养管、鼻肠营养管,食管支架植入、外科胃造瘘,介入微创胃造瘘等。经皮胃造瘘术是患者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最后一招”,也是目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最重要的方式。

  专家简介:

  王立国(哈医大四院消化内科一病房、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医大四院胃镜室副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青年医疗骨干”,哈医大四院“先进医疗骨干”)

  专业擅长:从事消化内镜工作10余年,独立完成内镜诊疗数万余例。擅长消化内镜(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精细检查;熟练开展多项内镜下治疗技术,如内镜下息肉电切、止血、取异物、(鼻空肠营养管、肠梗阻导管、消化道支架)置入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组织胶注射等治疗;尤其擅长“3E”技术:消化道息肉、早癌或粘膜下病变的内镜下粘膜切除(EMR)、剥离术(ESD)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相关疾病诊治等;特色开展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PEG)及空肠造瘘术(PEJ)。

  曾于上海长海医院、中山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西安西京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进修学习ERCP及ESD等内镜诊疗技术;其内镜技术曾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和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主持省卫生厅、省博士后和哈医大四院优秀青年基金课题3项,主编北大出版社专著1部,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部医学试听教材1部。发表SCI文章2篇、国内核心期刊5篇。

  学术兼职:黑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肛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肝胆胰肿瘤分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疾病及模拟内镜培训学组成员、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营养代谢与治疗分会青年委员会学组组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内镜分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消化内科专委会委员、哈尔滨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来源:哈医大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