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医大四院松北院区妇科胡春杰教授团队为一名子宫内膜癌患者完成了“荧光腹腔镜筋膜外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前哨淋巴结切除术”,用荧光染色“点亮”前哨淋巴结,使手术更精准,创伤更小,使患者恢复更迅速。就如在妇科肿瘤手术中装载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前哨淋巴结的精准点位及示踪,使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中的淋巴结切除更加精准,淋巴结阳性识别率更高,减少传统盆腔淋巴结清扫带来的不必要的并发症,大幅度减少手术时间,降低麻醉风险。

  王女士(化名)因“反复的不规则阴道流血”来哈医大四院松北院区妇科就诊。经询问病史,完善辅助检查,确诊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IA期。王女士年仅32岁,却体型肥胖,BMI高达46。胡春杰教授团队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后,为其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术中,胡春杰教授使用吲哚菁绿在荧光腹腔镜下成功显影了“前哨淋巴结”并完整切除,手术过程顺利,且用时短,出血少。术后第一天,王女士就可以自主下床活动、排尿排气顺畅,减少了血栓形成风险,让患者对术后恢复建立信心。

  什么是前哨淋巴结?切除前哨淋巴结的意义?

  前哨淋巴结(SLN)是指原发肿瘤引流到的初始淋巴结,是肿瘤淋巴转移的“前沿哨所”。前哨淋巴结示踪技术(SLNB)即在原发肿瘤部位周围注射各种示踪剂,示踪剂沿着淋巴管的走行逐级有序到达各站淋巴结并予以显示。通过该技术对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切除能够减少系统淋巴结切除的并发症;可能发现原有系统淋巴结切除范围以外的淋巴结,提高手术评估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并提供病理超分期,可以更加精准地对子宫内膜癌进行手术病理分期,指导后续治疗。前哨淋巴结切除的本质是微创与精准。目前,在妇科肿瘤外阴癌、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已广泛开展,尤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研究及应用别具意义。

  梅奥诊所17年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表明早期、低危子宫内膜癌可以省略淋巴结的切除,但这些因素很难在术前得到完全准确的判断,行前哨淋巴结切除既可以避免系统淋巴结切除,又不至于造成漏诊。而且,根据最新的2023版子宫内膜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转移淋巴结直径0.2~2mm的微转移被定义为ⅢC1i/ⅢC2i期,进行前哨淋巴结切除及病理超分期后,可以更加精准的对子宫内膜癌进行手术病理分期,指导后续治疗。建议所有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均行前哨淋巴结切除术。

  专家介绍

  胡春杰

  主任医师 教授

  医学博士 博士后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

  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妇科肿瘤性疾病(尤其是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规范化治疗以及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可熟练完成宫腔镜、腹腔镜下高难度的四级手术。提倡妇科疾病微创治疗,包括多孔腹腔镜技术及单孔腹腔镜技术。特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妇科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多次获得校级“青年医疗骨干”、院级“优秀医务工作者”、“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称号。主持省青年科学基金等省级课题7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以第一作者身份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及黑龙江省医疗新技术一等奖一项。(来源:哈医大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