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她是治学严谨、教书育人的老师;舞台下,她是才华横溢、追求极致的导演。她用饱满的热情和卓越的能力,将“一方舞台”与“三尺讲台”平衡、统一地融入自己的生活。她,就是本次专访人物: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国家一级导演——韩雪松。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创排新剧《任务》,韩雪松作为总导演向我们介绍了该剧目的创作背景及她个人的心路历程,这其中包含了韩雪松导演在艺术创作上的审美追求以及对剧目主题的情感释放。
铭记“抗联”历史 敬畏民族英雄
话剧《任务》以黑龙江省抗联老战士、原省政协副主席李敏同志的生平为蓝本,反映了这位革命女战士投身革命事业、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现出一位共产党员坚持革命信仰,不断践行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崇高精神境界。谈及剧目创作初衷,韩雪松导演感慨良多。2019年参加李敏同志逝世一周年追思会之后,韩雪松导演又查阅了许多资料以及相关纪录宣传片。
李敏同志克服了身心的双重压力,在她的呼吁下,推动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光辉历史由八年改为十四年并纳入全国中小学教科书。正是李敏同志终其一生对“抗联精神”的不懈追求深深地打动了韩导,与此同时也吸引着她想要将这个故事带上舞台,让这段动人的经历被更多人见证。
聚焦情感表达 丰满戏剧张力
在剧目创作中,韩雪松导演选取了三个亮点。首先是李敏同志95岁高龄仍然亲自辗转多地为牺牲战士立碑、组织抗联小分队前往多地进行宣讲,为“抗联”精神宣传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这种精神也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好体现。
其次是韩雪松导演在查阅了李敏同志众多影视资料后,深入挖掘了其成就背后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无疑为剧目创作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一角色在个性上更为鲜明。
最后针对戏剧创作本身钩织矛盾的需要。韩雪松导演选取了李敏同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坚守在宣传“抗联”精神第一线,作为戏剧的高潮点。用“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崇高信念,为该剧目画上圆满的句号。
以情怀传承 用艺术献礼
韩雪松导演的家乡就在黑龙江哈尔滨,因此无论是对哈尔滨话剧院还是这片黑土地,韩导都饱含深情。也正是这份情怀,让韩导克服了诸多压力最终选择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创排话剧。除此之外,本剧目主演赵淑珍老师的倾情出演也给了韩导莫大的精神鼓舞。
提及剧目《任务》的主题思想,韩雪松导演表示:适逢建党百年,这次能拿出这样一份源于黑土地的感人故事,既是对“抗联”精神的传承,又是一份对建党百年的献礼。并且,韩导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也是一名教师,更希望这次剧目的演出能影响更多从事或想要从事文艺创作工作的年轻人,鼓舞他们也能用艺术的形式歌颂党的伟大!
个人简介:
韩雪松——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国家一级导演、硕士生导师。曾获全国新剧目展演优秀导演奖、剧目奖、全国人口文化大奖最佳导演奖、全国评剧汇演优秀剧目奖、建国五十年晋京演出优秀作品奖、全国儿童剧调演优秀导演奖;曹禺全国戏剧大奖赛导演奖、中国话剧“金狮奖导演”;省精品工程最佳导演奖及各项省部级大奖等。代表作品包括《人民的毛泽东》、《雪落有声》、《夜幕下的哈尔滨》、《痴情庄稼汉》、《山村清风》、《赵一曼》、《被俘的普罗米修斯》、《教父》、《潜在的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