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哈尔滨人都蒙了:这还是我去了20年的早市儿?!

  来源:新晚报

  冻梨、冻柿子、冻草莓

  摆一大堆

  一口口热气腾腾的大锅

  白雾缭绕

  碗里套着塑料袋的豆腐脑、羊汤

  配上包子与油条

  东北腔的魔性吆喝

  和南腔北调的背景音

  交织在一起……

  这里是哈尔滨早市

  它是哈尔滨街头巷陌中最朴素最炽热的生活,也是这个冰雪季无数南方客必须打卡的牵挂。在这个游客流量爆表的冬天,哈尔滨的早市不仅被“占领”,更开启了一条业态变革和转型升级之路。

  文旅热潮下,冰城早市“调性”悄然改变

  用热油熬过的糖浆在严寒中凝结成晶莹剔透的冰晶,包裹着红彤彤的大山楂,冰糖葫芦是最具东北特色的小吃。“冬天来哈尔滨不吃一串,那就等于没来过。”近日,在红专街早市,几个南方小姐姐人手一串边逛边吃。这样的场景,在哈市很多早市几乎成为一种标配。在这个早市的另一边,哈尔滨美食的另一张名片锅包肉也让众多游客垂涎。

  “以前早市都是本地人来买菜,早市上卖这糖葫芦很难有销量,”在哈市很多地方都卖过糖葫芦的周铭说,现在的早市南方游客很多,带动了需求,很多买糖葫芦的都转战早市市场了,尤其是道里、道外宾馆集中区域的早市。

  其实,锅包肉也一样,本地人大早上起来一般不会选偏油腻的食物当早餐,以前早市上的锅包肉很少。如今,哈尔滨人作为午餐和晚餐菜品的锅包肉,星罗棋布地出现在早市里,成了南方游客的早餐菜系。

  从糖葫芦到锅包肉,一冷一热之间诠释着最纯正的冰城味道,也见证了早市业态的变革——曾经作为本地人餐桌食材交易地的早市,已悄然改变着它的调性。

  很多食品的“形象”和销售方式,也走起了景区商圈模式。一些早市摊主为了迎合已成主流的年轻游客口味,将油条用巧克力包裹起来,推出了巧克力版新式油条。同样,全国代邮的塑封红肠,也在早市大行其道……即便是远离文旅景区的非网红早市,也能找到这样贴心的服务。

  “直接称上五斤,摊主可以快递寄到家。”在香坊区尚志公园旁的早市,一位买红肠的游客说,以前在商圈买特产时可以快递到家,没想到在哈尔滨逛个早市也能享受寄递服务。这位游客打趣说:“逛早市的时候顺便把给亲朋好友带的伴手礼也搞定了,这就是哈尔滨效率!”

  “我的天!在这附近住了20年,早市变得我都不敢认了。”一位在红专街附近居住的市民日前路过这个网红早市时不禁发出了惊叹。事实上,很多逛惯了早市的本地人纷纷表示看不懂,又带着点莫名的小兴奋。

  早市有性价比,更有人贴心守护

  在哈尔滨的早市,超高的性价比让很多外地游客震惊了一把。更触动他们的是,大量游客涌入这么长时间,还能一直保持高性价比,“对哈尔滨人的实在与好客,印象更加深刻”。

  “这个蛋堡3.5元?我在南方步行街买了一个12块钱,一模一样的。”这是一位江苏网友在一条哈尔滨早市美食视频下的评论,单一条评论就引来了近300个点赞量。大肉包子3块一个,黏豆包5元两个、豆浆2元一杯、羊汤10元一碗……这是哈市顶流网红早市常见早餐的售价。

  “这么大的包子,两个就饱了,这油条这么大一根……”很多南方游客表示,单从物价上看,有的商品与自己家乡市场没差太多,但菜码是真的大呀,同样花50块钱,在哈尔滨的早市吃不了,可以兜着走。

  “太冷了!一下火车就发现我提前在网上置办的这身装备不行,今天逛早市时花了不到50块钱买了条棉裤套上,这下暖和了!”来自广东的游客宇涵说,本来打算等商场开门后去店里买,没想到早上逛早市正好遇到。

  针对一些街路市场摊区客流量较大的实际情况,市城管局在早夜市摊区采取分流措施,防止出现人员拥挤踩踏。为了杜绝安全隐患,督导商户规范用电和燃气钢瓶使用。为了提升广大游客逛摊区的体验感,市城管部门还协调摊区管理部门、环卫部门全力做好摊区路面的清冰雪工作,防止出现人员滑倒摔伤问题。

  如今,在红专街早市,排队成了一种常态。排了半天队,发现早市到了闭市的时间,是不是就意味着白挨冻了。绝不可能!为了排队的游客都能够买到东西,即使到了收市的时间,管理人员也会很贴心地让现有正在排队的人群都买到东西之后再让摊主收市。

  一些网红人流量较大的早市路口,经常都会有一些出租车等候乘客,同时,交通部门也会在红专街等网红早市附近设岗,维护交通秩序。

  为防止早夜市内出现破坏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几个月前,哈市道外区的一些早市就通过摆放公平秤、发放《信用条例》等方式,增强摊区经营者诚信意识。同时,还定期在各市场摊区开展“诚信业户”评选,对“诚信业户”的经营者进行表彰授牌,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摊区经济的信誉度。

  冰雪流量下的市井画风成了风景线

  在南方游客的眼中,在零下二三十度严冬中,哈尔滨的早市,不仅热闹欢腾,而且绚烂多彩。深褐色的冻梨,鲜红的冻草莓、黄澄澄的冻柿子还有各种数不尽的冻鸡、冻鱼、冻猪肉堆成在露天冒着阵阵寒气……对南方人而言,这些摆在街上的大堆冻货本身就是一道民俗风景线。

  “哈尔滨这边的早市有一个个用塑料布围成的保温房,透过透明的塑料外墙,里面赤橙黄绿的各类蔬菜水果在灯光的映衬下像调色盘一样,”来自广东的吴丹说,这样的透明“小房子”与她家乡那边的集市模样完全不同,让人耳目一新。

  “这里能拍到最纯粹的哈尔滨生活。”在钱塘街早市,一位爱发抖音的南方小哥刚进早市就开始用手机拍起了素材。他告诉记者,来哈之后,他随手拍了两段记录自己旅游经历的短视频,没想到流量和点赞量特别高,今天特意早起打卡早市拍视频。其实对于哈尔滨人而言,在这个冰雪流量热到爆表的严冬中,现场看南方客逛早市也是一种乐趣。

  南方游客排队、购物、吃美食,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城市魅力和吸引力的注解。在最具烟火气早市,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生活习惯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并没有形成隔阂,而变成了彼此的风景线。

  不排队攻略兴起 文旅早市版图扩大

  2024年开年之初,在红专街早市的一角,早市服务站悄然上线,这个绿白相间的小房子外的屏幕,滚动播放着“红专街早市欢迎四方来客!”字幕。

  坐拥中央大街区位优势的红专街早市是哈尔滨最早的网红早市。眼下,冰雪流量爆表,更让冰城早市的文旅概念版图进一步扩大。

  “看网上攻略后,哈尔滨的早市很多,没必要挤着一个地方去排队。”来自安徽的游客朱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家人订宾馆时故意避开了中央大街和繁华商圈,选择了香坊区地铁2号沿线的一家酒店,不仅价格更便宜、交通方便,而且酒店后身的香茗街就有一个早市。距离这里不远的延福街早市和横道街早市,步行也只要十几分钟。早上一家人挨个早市打卡,吃早餐、购物根本不用排队。

  随着今冬南方游客的大量涌入,哈尔滨早市的攻略版图不断扩大。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和旅游App上,各路探店旅游UP主和旅游达人推出一大波哈尔滨早市打卡攻略的短视频和博文。让哈尔滨的早市一样火出了圈。

  如今,哈市文旅网红早市版图正在以中央大街和红专街早市为原点向外延辐射,安静街早市、钱塘街早市、北十八道街早市,动物园早市、中兴街早市……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区等城区交通便捷宾馆集中区域的早市,已不同程度地沐浴在这波冰雪季文旅流量的红利中。而这些散落在城市街头巷陌的早市,这个冰雪季也不同程度地开启了业态变迁与功能“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