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拓展专业课堂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拓展专业课堂

  “嘎拉哈,哗啦啦,姑娘媳妇笑哈哈,你一把我一把,炕头抓起嘎拉哈。”随着谷春明老师幽默风趣的民间儿歌小唱,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满族游戏欻嘎拉哈》课堂引来虹桥第二小学同学们的欢声阵阵。

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拓展专业课堂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拓展专业课堂

  在课堂上,同学们了解到嘎啦哈从作为英雄的象征,到古人用作战争沙盘的道具,最终演变成大人小孩子们的游戏玩具,不仅体现了满族人的勇猛,造就了大清无数的巴图鲁,还体现了满族人民的聪明智慧,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拓展专业课堂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拓展专业课堂

  欻嘎拉哈用的口袋是张枫主任组织女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缝制的。为使口袋具有东北特色,成为实践符号,特别选用东北大花布和丝网花专业的丝网作为口袋皮。为使口袋的大小适中,耐用性强,教师们在布块的大小,针法,边距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多次探索。为使口袋灵活耐用,里面填充了综合实践基地学农区出产的大豆,黑豆,玉米等农作物的种子。一上午的时间,缝制出了做工精致,色彩丰富,大小均匀,玲珑饱满的口袋60多个。

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拓展专业课堂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拓展专业课堂

  同学们认识嘎拉哈的“坑儿、背儿、珍儿、轮儿”,明确欻嘎拉哈的基本规则和简单技巧,欻嘎拉哈的实践体验就在同学们的迫不及待中开始了。同学们手拿沙包,按照老师指导的技巧,把口袋向上扔起,然后凭记忆去抓嘎拉哈,在口袋落下时接住。可是实际操作起来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口袋扔得太低,没等抓到嘎拉哈它就落下了,口袋扔得太高,抓起嘎拉哈,抬头一看,偏了接不到。反复练习,反复探索,在扔口袋的力度,抓嘎拉哈的速度,接口袋的方法等反复总结,终于可以达到手、眼、身的协调了。

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拓展专业课堂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拓展专业课堂

  竞技比拼中,同学们挑战欻嘎拉哈中难度最大的——抓四样。因为撒下的嘎拉哈中四个不同的嘎拉哈位置很难在一起,在口袋抛起的一瞬间,要从不同位置上分别抓完四样嘎拉哈而又不准碰动其它嘎拉哈,难度相当大。所以同学们不停的挑战,失败,再换人挑战,真是越战越勇,都想当那个神勇的“巴图鲁”。

  “嘎拉哈”不仅勾起我们上一代人对老东北的感念,嘎啦哈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拓展专业的课堂上也引燃了同学们游戏的激情,使这种有着“童趣味”的“满族欻嘎拉哈”非遗文化穿越300年历史,在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的具有“乡土味”的课堂上,玩出“生活味”,陶醉在趣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