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佳木斯以互联网思维发展生态农业
盛夏的东北三江平原,绿色的田野一望无际。记者近日在黑龙江省农业大市佳木斯市蹲点发现,从“单一种植”向“立体栽培”的形式之变,从“种得好”向“卖得好”的意识之变,从“卖粮食”向“卖生态”的理念之变,正在悄然进入当地农业生产和建设之中,并衍生出新的脉动。
种植一变路子宽,稻田成了“动物园”
走进佳木斯市桦川县五良纯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有机稻田,仿若来到了一个小型动物园——青蛙在地里鸣唱,小鸭在田间戏水,水里还养了鱼、蟹、蚌。

据介绍,这是一种“鱼鸭蟹稻共育”的立体栽培模式。鸭、鱼在田里活动,吃掉杂草、害虫,不仅可促进水稻生长,排出的粪便还能当肥料,进而生产出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绿色有机高端米。
“我们一般每公顷放养1.5万至2万尾鱼苗,前期鱼苗能除草,后期小鱼为鸭子提供饲料。等到秋天每公顷还能剩下1500-2000尾鱼,大鲤鱼能长到半斤,鸭子也能长到两斤半。”合作社理事长付延飞说,这些鸭子和鱼都是绿色食品,能卖不少钱。相较于单一水稻种植,立体栽培虽然投入多,但回报率也高。
算起经济账,付延飞满面笑容地说,虽然1公顷“立体水稻栽培”的成本是普通水稻种植的2-3倍,但1斤有机大米的市场售价在18元左右,1公顷地的总收入就在8万-9万元。“去除生产成本,每公顷地纯利润可达4万元,是普通种植的两倍,这还不包括卖鱼、蟹、蚌的赢利。”

为减少污染,佳木斯市提出建设“百里绿色生态优质稻米长廊”,减少化学制剂施用量,打造生态农业。
如今,佳木斯市已建立102个高标准农田基地,通过优化种植方式,提高种植水平。佳木斯市农委副主任李应文说,深耕粮食“原字号”,就是要提升绿色、生态、有机产品比重,增加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
猜你喜欢
- 佳木斯市纪委监察局开展系列活动庆祝党的生日
- 评论(0) | 分享07月05号 10:04
- “德润佳木斯 三江国学风”浸润行动启动
- 评论(0) | 分享07月05号 09:21
- 李克强会见希腊总理:一次不系领带的正式会晤
- 评论(0) | 分享07月05号 08:51
- 佳木斯市工商局多措并举深化政务公开工作
- 评论(0) | 分享07月04号 16:08
- 佳木斯市打赢春季森防攻坚战
- 评论(0) | 分享07月04号 16:06
- 王爱文与省委选派挂职干部座谈
- 评论(0) | 分享07月04号 16:04
- 王爱文林宽海参观迎“七一”书画摄影展
- 评论(0) | 分享07月04号 16:03
- 佳木斯市东风区开展诵读经典立德树人主题活动
- 评论(0) | 分享07月04号 16:02
- 佳木斯市完成16年全省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工作
- 评论(0) | 分享07月04号 16:00
- 李铁炮轰郭炳颜:国产教练怎么了 郑智为何落选
- 评论(0) | 分享07月04号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