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今夏首趟广东至黑龙江旅游专列始发。今年,黑龙江、广东两省旅游部门推出了“寒来暑往、南来北往”旅游季活动。  5月25日,今夏首趟广东至黑龙江旅游专列始发。今年,黑龙江、广东两省旅游部门推出了“寒来暑往、南来北往”旅游季活动。

  “养一年森林猪,相当于干二十年伐木工作”

  7月8日,避暑胜地漠河出现了罕见的33度高温。漠河县前哨林场百余亩食用菌种植基地的200多个塑料大棚里,气温足有三十六七度。前哨林场党委书记杨跃斌站在大棚里,观看木耳的长势,脸上的汗珠一直往下淌,“还是得盯着,不放心。”

  杨跃斌是名老林业人,在林业系统工作了30多年。从1998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实施开始,他就料到会有这一天。可2014年正式禁伐后,他还是感受到了巨大压力,“睡不着觉,400多个职工没活干,天天堵上门”,他说,足有一个月,他不去办公室也不回宿舍,上班地点就在这个食用菌种植基地里,“因为这里有林场的希望”。

  当时的种植基地只有现在的一半规模,“用闲置厂房改建了100多个棚子,种木耳、蘑菇、灵芝、猴头,都是好东西。可是一开始没人干,职工不相信。”杨跃斌说,他要求党员带头承包,请专家来讲解种植技术,第一年,100多个棚子年生产食用菌100万袋,赚了90万,“原来只会锯木头、拉木头、做家具的职工终于明白了,这也能赚钱”。

  职工咸龙是前哨林场最早带头承包大棚的党员之一。他是场里的“80后”,父母都是林业工人。咸龙说,他很快发现,能赚钱的不仅有食用菌,还有野果、山畜、山泉,“场里陆续建了蓝莓养殖基地、养鹿场,还引进外资建了野浆果厂、矿泉水厂,现在大伙都挺忙,肯定没人再堵杨书记的门了”。

  杨跃斌说,食用菌种植基地和野浆果厂、矿泉水厂、养鹿场,吸纳了场里的所有职工,“现在省里的各大超市,都能买到我们的果汁、矿泉水,职工平均工资3000多元”。

  与前哨林场相距数百公里的伊春市上甘岭林业局溪水森林经营所,也在发展食用菌种植基地,今年建了310个大棚,提出了打造全省木耳产业基地这一目标。

  7月12日下午,溪水森林经营所副所长秦瑞亮在大棚里忙碌着,后背汗湿了一大片。他1987年在林场出生,2006年中专毕业后当了一名量林基的检验员,今年7月初被职工选为副所长,成为所里最年轻的领导班子成员。

  “其实我们所里的年轻人挺多的,4名副所长,3个都是‘80’后”,秦瑞亮说,职工选择他们这些“80后”担任所领导,就是希望凭借年轻人的冲劲、闯劲,在林区转型中闯出一条路。

  他回忆,刚禁伐时,一些老林业工人流下了眼泪。停伐之后干什么?“没学历,没有一技之长,想自主创业没本事,大伙都挺茫然,可也都明白,这是大势,不能再砍树,林区必须转型”,全所300多名职工没有茫然多久,所里搞了浆果园,种无公害香瓜,还种蓝莓、蓝靛果;又搞了养殖园,养森林鸡。“这些东西卖得都不错,”他说,单是85栋香瓜大棚,今年就能卖出360多万元,赢利220多万元。

  在伊春林区,铁力林业局建设营林所下岗职工李丽丰名气很大,因为她养出了“天价”森林猪。2003年,李丽丰和丈夫下岗后开始种木耳、养猪、养鹅。2009年,她贷款10万元,引进50头种猪,与野猪进行杂交,然后把猪崽放到山里养,摸索出了“二代猪”。“二代猪”大受欢迎,第一年一头猪就卖到3000元,“二代猪”也有了新名字“森林猪”。

  到禁伐时,李丽丰的猪场已经颇具规模,猪舍面积千余平方米,年出售森林猪1200头,还跟绥化、庆安等周边县市的连锁超市签了订单,一年的纯利润达50多万元。

  “养一年森林猪的收入,相当于干一二十年伐木工作”,她说,禁伐后,她找来5名林场职工成立了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扩展了“私人订制”新业务,全程跟踪认领森林猪。去年有2100头猪被消费者认养,每头猪售价达6500元。去年全年,合作社养殖森林猪3800头,纯收入741万元,年底分红,合作社的每名社员,都拿到了10万元大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