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

  绥阳林区补饲小队

  冬季为野生动物“开小灶”

在寒风中午餐。在寒风中午餐。
投放食物。投放食物。
运送食物。运送食物。
测量蹄印。测量蹄印。

  □高海生 李鹏瑜 本报记者 马一梅 李健    

  本栏照片均由 李鹏瑜 本报记者 李健摄

  今冬绥阳林区的降雪量大,各林场都有较深的积雪,地面上的草本植物基本被掩盖,这为有蹄类野生动物的觅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为解决食草类野生动物觅食难问题,绥阳林区位于东北虎豹公园范围内的各林场都开展了补饲活动。

  镜头一

  位于绥阳林区东南角的三岔河林场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绥阳局的核心区,走在厚厚的积雪上,巡护组长张绍坤和队友们显得神清气爽。

  “补饲是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我们在前往补饲点的途中,会发现野猪、梅花鹿、狍子、兔子等动物的脚印。老虎的梅花状脚印是最好认的,比人的手还大,最有趣的是看到野猪在道路和山林中穿梭,大猪、小猪一只接着一只,仿佛在赛跑。”张绍坤向记者介绍说,看着这些可爱的生灵能够在森林中自由的生活,我们觉得冷点、累点都是值得的。一旁的队员指着布置好的玉米、白菜、豆荄、盐块等说到:“两天左右,野生动物就会循着味道来,下次再来就能看到这里的食物被吃得干干净净”。

  镜头二

  一路向西,在东北虎豹公园范围内的园山林场,巡护队长薛学彬正在往巡护车上装玉米棒等补饲饲料。由队长薛学彬、巡护员老李、老潘和小李组成的补饲小队,负责在6处东北虎豹活动的重要区域建立补饲点进行补饲。小李由于刚刚参加工作,对补饲工作充满了疑问,“我们不是保护东北虎豹吗,为什么要到山里去喂野猪、狍子呢?”大家解释道:“在冬季大雪时,有蹄类动物食物会大大减少。建立补饲点,就是为了给有蹄类动物补充食物,让有蹄类的种群不断扩大,这样才能让东北虎豹有更多的食物。”

  本栏照片均由 李鹏瑜 本报记者 李健摄

  镜头三

  视线再度往西,来到柳桥沟林场。这里是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和东北虎豹公园吉林省范围内的交界处。朝阳尚未完全升起,巡护队长苏安永带领两名队员又开始了一天的补饲工作。今天补饲的地点是63林班,此处投放地点需要携带饲料步行才能到达。踏着厚厚的积雪,负重前行,对队员的体力消耗很大,野外的气温已经达到零下20余摄氏度,但队员们依然走得汗流浃背。到达第三个补饲点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2点了,苏安永和队员们在寒风中简单吃了午饭,短暂休息后,又向着下一个补饲地点出发了。

  镜头四

  从柳桥沟林场出发,一路向北,来到虎豹公园范围内的青山林场,这里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绥阳局通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穆棱局以及东京城局的重要廊道。巡护队长韩家林和程立志、王秀亮、张仁峰四人投喂完补饲的饲料后,在回程中发现了一条快要干涸的小溪。冬天动物们需要补充饲料,但更需要有充足的饮水。巡护队员们回到车里拿来了工具,扒开雪砸开冰刨开冻土,把水源面积增大加深。为了不让水源上冻结冰,他们又用树枝、野草、塑料布架起一趟挡风墙。经过队员们一下午的艰苦努力,终于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一处丰富的水源。

  记者了解到,为保证生物多样性,保护有蹄类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受损失,从而增加第二年的有效繁殖种群,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在东北虎豹公园范围内的暖泉河、三岔河、园山等十个林场所开展了补饲工作,以帮助野生动物顺利度过严酷冬季。

  各林场所为野生动物们准备了盐砖、秸秆、玉米、萝卜、白菜等越冬食物。在重度雪灾和有蹄类分布较密集的地点,根据各个地区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制作了不同形式的补饲架及补饲槽,以使有蹄类动物尽快适应。饲料放置于特制的补饲架及补饲槽,并派专人检查和记录饲料的消耗情况,以便及时更换和添加饲料。

  “冬季是野生动物集中捕食越冬的重要时期,在食物匮乏的阶段,通过补饲,帮助尽量多的有蹄类度过气候严酷的冬季,从而增加第二年的有效繁殖种群,来提高种群增长率,达到有蹄类种群恢复的目的。因此,为提高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开展冬季野生动物补饲工作势在必行。”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绥阳局副局长任善清对记者说。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补饲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证生态链完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雪对当地野生动物资源造成的破坏。下一步,各林场所将在雪季结束前,继续加大补饲投入,帮助野生动物迎接春天。

  近年来,绥阳局的生态保护行动成效显著,野生动物种群丰富。目前,公园内栖息有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38种,其中以东北虎、东北豹为代表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3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