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院士现场提出“金点子”
来源:黑龙江日报
8日下午,作为2022年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学术年会暨“科学与中国”20周年活动重要内容之一,院士助力黑龙江创新发展调研咨询座谈活动在哈举行。近20位院士分别深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新区、哈电集团考察调研,并围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科技创新、“龙江人才振兴60条”等多个关键词与青年科技工作者、企业科技工作者代表亲切座谈,为黑龙江创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金点子”。
丁赤飚院士 让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哈尔滨,哈尔滨清新的空气和哈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人印象深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丁赤飚说。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一家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能够生存并成长起来,相当不易。哈新区的初创企业发展得很好,可见这里以及黑龙江省的营商环境、政策保障等都非常好。”
在谈到科技型企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时,丁赤飚院士说,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技术创新外,还要有管理模式与机制的创新,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降低成本,找到适合的应用场景。
丁赤飚院士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卫星技术研究领域有过合作,此次参观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后,为其创新技术与转化成果点赞,他说:“相信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雄厚的技术支撑下,在黑龙江省的好政策支持下,工大卫星未来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期待未来可以进一步推进合作。”
崔铁军院士 优质土壤培育出优质企业
“不论是哈工大卫星,还是新光光电,在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是哈新区这样好的土壤,培育出这么优质的企业。”在参观后,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崔铁军说。
“工大卫星做的非常有特色,应找准在卫星产业链中的定位,同时作为民营科技企业,一定要想办法做低成本的产品。”崔铁军院士建议。
对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提出的传感器研发诉求,崔铁军院士说:“这个问题非常迫切。对于传感器来说,芯片尤为关键,因此芯片的发展是重要一环,建议关注、探索一些新的物理机制,从创新的角度提高能力。”
黄维院士 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作用
“这次有机会再次来到黑龙江省、特别是到哈尔滨新区学习和交流,听取新区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情况介绍,了解到多家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积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我深切地预感到科技创新将启动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新一轮的高潮。”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黄维说。
“柔性电子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潜力巨大,是智能时代的关键核心科技,孕育着未来巨大的柔性电子产业集群。”黄维院士说:“毋庸置疑,哈尔滨新区拥有人才优势、科技支撑,以及可持续的创新创造传统。在其重点发展的先进材料、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产业领域,我们团队都有着雄厚的技术成果积累,也有相当多的科研成果已经进入到产业化前夜。衷心期待我们团队在柔性电子、先进材料等领域的高水平、高质量科研成果能够与黑龙江省、特别是哈尔滨新区精诚合作,实现柔性电子产业在黑龙江省落地,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郑建华院士 数字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
在与哈电集团科技工作者座谈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特聘教授郑建华说:“黑龙江要进一步促进数字技术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大院校、科研院、研究所的互相联动,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重要的纽带。”
郑建华院士表示,在发展数字化转型的路上,黑龙江要通过优化市场环境、强化政策引导等方式,帮助传统产业完成数字化转型。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需要工艺、信息、设备、产品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人才共同参与,这样可以大幅提高生产设计和制造管理能力,促进多学科人员协作创新和培养跨领域人才发展。同时,黑龙江装备制造业要深化5G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推进工业网络建设,加快机床改造力度,提升机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控能力。
郑建华院士建议,要重点推进辅助设计、仿真模拟、生产控制等领域新型信息技术的应用,依托各自技术工艺优势,联合推进行业工业软件技术研发、试点应用、工程化迭代升级。同时,推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大力发展数字机床,提升机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精准化作业操控能力。
王怀民院士 加强智能制造建设
智能制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装备、大数据、智能运维管理等关键技术,融合了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王怀民教授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加强数字化建设和提升创新构建能力三方面分析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现状和发展,并对振兴龙江工业经济提出建议。
王怀民院士认为,作为装备制造企业,研制的产品多数是大中型设备,想有效开展智能制造,要加强模型构建能力和注重人才的培养。从设计环节加强数字化建设,在设计阶段做好模型建设和实践数据的积累是推动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王怀民院士建议,在数字化智能制造建设中,未来有效地挖掘数字价值和利用设备加强自动化的结构生产,尤其是对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数控设备有效连接,提高工匠能力。从实践中,将高级技工和技术人员有效衔接,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能力,振兴龙江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