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策优势”引导申建

  哈尔滨海关主动施为,提前介入综合保税区规划工作,以主动开展实地调研代替被动接收书面材料。通过前置审核程序,提前对综合保税区的土地、规划、项目情况开展同步审核,积极探索一步成型、一步到位的审核工作模式。在大量现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综合保税区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详尽分析,避免申建工作步入“误区”。此外,哈尔滨海关关税处、“筹备组”等相关部门充分扮演“搜索引擎”角色,为综合保税区筹建部门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在积极参加省市地方政府组织的调研活动基础上,哈尔滨海关由韩森关长带队,组成专题调研组,专程到长春、沈阳和西安等地的综合保税区进行实地调研。这些综合保税区均为近期成立并与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在区位、体量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其申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好的做法对哈尔滨申建综合保税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实地调研,哈尔滨海关详细了解掌握了当地政府和海关对综合保税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成功经验,并将调研成果及时反馈上报了省委、省政府。与此同时,哈尔滨海关还多次参加省市政府专题会议,参与做好项目论证和设计方案的草拟工作,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以“资源优势”服务申建

  主动发挥海关信息资源优势,积极协助开展综合保税区招商引资工作,配合综合保税区筹委会招商部门前往成都、苏州、上海、郑州、深圳等地举办招商引资宣介会,介绍我省在国家开放战略、区位交通、建设用地、资源能源、人工成本等方面的相对优势,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同时,积极争取跨 境贸易电子商务项目入驻综合保税区,指导哈尔滨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入区产业目录,做好入区项目甄选工作。主动做好海关统计服务,提供进出口数据和统计分析, 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招商引资、产业定位、拓展市场提供参考依据。

  为确保哈尔滨综合保税区严格按国家规定标准规划建设,哈尔滨海关先后多次实地调研,指导哈尔滨综合保税区用地规划、基础设施、招商项目等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本着“达到办公需求、符合验收标准”的原则,现场解决规划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在符合海关监管规定的前提下,主动降低海关办公场所、生活设施配置标准。提前对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封关运作后的业务流程、物流运作、信息系统等进行设计,合理规划综合保税区信息流和物流流程。

  以“特色优势”推介申建

  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试验田和扩大对俄合作的重要窗口,哈尔滨综合保税区需要特色定位。为此,哈尔滨海关引导地方精心擦亮综合保税区这块金字招牌,突出对俄特色,主动创新服务举措。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解读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功能定位和政策优势10余次,为地方政府举办综合保税区专题讲座近5场;积极为中俄进出口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50余次,吸引符合条件的新能源、高科技、高附加值及对俄特色产业等项目尽快入区。邀请其他省市综合保税区 管委会、多家国际知名代工企业来哈尔滨考察和交流,介绍企业对综合保税区投资环境的需求和管委会工作经验。

  下一步,哈尔滨海关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继续向地方党政建言献策,提供决策参考,在保税加工类企业、保税物流类企业、保税服务类企业入区审批方面提供咨询服务,为高科技产业项目引进提供政策引导,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顺利验收和封关运作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黑龙江官方微信(sinah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