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博)清明节小长假三天,哈市各殡仪馆和公墓共接待祭扫市民34万多人次、车辆75330台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多6400多人次、车辆增多13100台次。7个主要祭扫场所垃圾量减少四成多。
祭扫垃圾少四成
摆上一束鲜花、点首亲人生前喜爱的歌曲、写下一篇思念的祭文、慢慢擦拭墓碑……清明小长假期间,哈市多家殡仪馆和公墓,焚烧纸钱的人少了,用鲜花、音乐、祭思卡等祭扫的人多了起来,绿色祭扫使祭祀场所的垃圾产量减少四成多。
在哈平路殡仪馆,市民排队在祭思卡片上填写对逝去亲人的感怀和思念;丝带祭祀墙上挂满了千纸鹤和黄丝带,不少市民将写好祝福语的黄丝带挂在松枝上,用以纪 念逝去的亲人;音乐点歌台前,《父亲》《妈妈的吻》《烛光里的妈妈》等歌曲成了热门,在歌声中思念亲人也成了市民的一种选择。从3月26日进入清明祭扫高 峰起,到清明节小长假的10天里,记者在各殡仪馆、墓区对祭扫活动进行采访时发现,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转变传统观念,鲜花、音乐、卡片、黄丝带等文明祭扫 方式成为绝对主流。另据殡葬管理部门统计,在哈市7个主要祭扫场所,由于市民多采用环保祭祀方式,今年垃圾量减少四成多。
“微祭扫”渐成祭奠新方式
清明节期间,本报与哈市民政局、哈市殡葬事务管理所合办的“清明至微祭扫写首诗寄哀思”活动得到了众多读者的支持,市民只要登录到“微祭扫”平台,输入自 己的姓名和被祭祀人姓名,选择一句纪念的话或输入个性化寄语,点击“寄出”,就可以生成一个含有祭扫人和被祭祀人姓名的页面,分享到报纸和网络上,让家 人、朋友共同纪念故人。清明节期间,“微平台”共收录寄语近500条。
“微祭扫”平台的上线,给市民提供了一个方便、环保的祭扫方式,引导市民向文明祭扫方向转变。另外,哈市殡葬事务管理所的官方微信平台还征集到近千篇微祭文,祭文的字里行间,表达着市民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清明祭扫者17天突破百万
清明祭扫期间(3月19日至4月4日),哈市共接待祭扫市民109万多人次、车辆22. 8万多台次,较去年同期减少21. 7万多人次、29300多台次。
“今年清明祭扫集中接待期高峰主要集中在3月27日和4月2日、3日,错时错峰祭扫的观念深入人心,整个接待期未发生大面积车辆拥堵、踩踏、治安及火灾等 事故,祭扫秩序井然。虽然小长假三天祭扫人数较往年有所增长,但由于疏导及时、管理得当,秩序明显好于往年。”哈市殡葬事务管理所所长常利平介绍,今年哈 市清明祭扫集中接待期也是17天,人流车流相对更为平均分散,错时错峰引导效果明显,加之清明三天小长假,哈尔滨天气晴好,温度都在10度以上,且最后一 天4日是清明节正日子,三天祭扫人数比较均衡,使管理工作压力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