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原标题:走下讲台,扛起锄头,双城区一位退休教师把谷子种到亩产1323斤,拿了全国第二——

  “明年,一定把谷王奖杯捧回来!”

代少辉在丰收的谷地里。代少辉在丰收的谷地里。

  10月18日,一场全国范围的争霸赛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参赛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种植高手,他们种的是同样的谷子品种——我国自主选育研发的张杂谷,比拼的是亩产量,谁更高产谁就是全国“谷王”。

  “经专家实地测算称重,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水泉乡的种植户代少辉,2018年种植张杂谷13号36亩,亩产1323斤,全国参赛选手里排名第二。”当主持人宣布这样的结果时,台下掌声雷动,坐在台下的代少辉却一拍大腿:“哎,就差80多斤,要不‘谷王’就是咱的了。”

  老骥伏枥:退休教师变身庄稼汉

  脸膛儿黝黑、头发稀疏,穿着衬衣加西装,衬衣领一边掖进了毛衣内,一边却翻在了西装外头;腰间的皮带上挎着一个硕大笨重、很多年前流行过的钱包,把毛衣及西装撑得鼓鼓囊囊——一眼看去就是个普通庄稼汉的代少辉,捧回了张杂谷全国亩产第二的奖牌,差点成了“谷王”。

  “爷们儿,你知道谷子有多少好处吗?”代少辉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也带着谷壳子的味道,朴实又直接。

  “谷子,在咱中国有7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节水耐旱耐瘠的作物,‘江山社稷’的‘稷’指的是啥?就是谷子。”面对采访,代少辉没有讲他的故事,而是先细说起谷子这种传统作物的种种好处。

  “有胃病,医生会让你吃小米养胃;坐月子,最常吃的也是小米粥。就连谷草拿去喂牛羊都能提高奶质和产奶量,好处一大筐,那咱为啥不多种小米?”代少辉说,作为乡下人,他的血脉里对种地就有一份热情,而在众多作物里,他又对谷子情有独钟。

  别看代少辉说起小米头头是道,种起谷子产量极高,可走在水泉乡大德村里,村里的老少爷们儿都叫他代老师、代校长。

  代少辉确实不是庄稼汉,他原来是一名乡村教师,后来因为教得好,还成了村里小学的校长,再后来他又到了乡里的中心小学校任教。

  2014年退休了,他才从三尺讲台上退下来。谁也没想到,退休也不“安分”的他,扛起锄头扎进田地,种起了谷子。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只用了短短四年,他就差点成了全国“谷王”。

  “所以,种地我也就是一只脚踩进门里的‘业余选手’。”聊起自己获奖,代少辉很谦虚。

  坎坷之路:换了三回种子,早出晚归收集农家肥

  “业余选手”能把谷子产量种到全国第二,靠的肯定不是运气。代少辉说自己这四年的种谷之路,走得确实磕磕绊绊。

  “一开始选种就走了不少弯路,这才认准了张杂谷。”代少辉回忆,2014年9月退休后,闲不住的他决定要在村里种谷子,一个是自己家吃,第二个也想试试自己能不能在种植这条路上干出点名堂。

  “一开始选了咱们本省培育的一个品种,产量是挺高,亩产800多斤,可是打出小米,熬成粥,不香、不好吃。”代少辉说,不好吃还种它干啥?换种子。

  2015年,他又选了两个红谷品种,结果好吃是好吃,但不适合双城的沙地土质,产量上不去,继续换种子。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了解到咱们水稻专家袁隆平的种子公司,正在推广一种由张家口市农科院选育研发的张杂谷品种,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试着种了几亩地,没想到打出小米来,产量高、还好吃。”代少辉介绍,张杂谷确实很适合在双城种植,这种杂交谷子耐瘠、优质、适应性强,从长城沿线的山西开始,向东向西向南都可发展,甚至新疆戈壁滩和轻盐碱地上都能种植。据测定,生产相同重量的粮食,谷子的需水量只有玉米的三分之一、小麦的二分之一、水稻的五分之一,可大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仅靠雨养即可获得高产,可解决干旱缺水地区的粮食问题。

  选对了品种只是第一步,想高产,代少辉付出了多少心血也许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在采访中,大德村的很多村民都清楚地记得,60多岁的代少辉早出晚归、挑着木桶,挨家挨户收集鸡粪、牛粪;村民家里搬家、换房,重新垒土炕,代少辉也会登门,为的就是讨点换炕时扒下来的炕坯和炕土,因为炕洞土含有较多的速效氮、磷和钾,是一种很好的谷子肥料。

  “两年多,经过我的测试,用鸡粪肥拌土当底肥,用炕洞土追肥这种方式,最适合张杂谷在我们双城的种植,能提高产量。”代少辉介绍,他不但全面施用农家肥,还自己研发购买设备,采用精量“穴播”技术,这才让谷子的产量提了上来。

  苦是没少吃,可是秋收时,看着沉甸甸的谷穗,捧着金灿灿的小米,代少辉心里就一个念头:“真值!”

  雄心勃勃:他的目标是明年亩产2000斤

  “谷子好不好,吃过的人才知道。今年买了我的小米回家熬粥喝的人,第二年准还来找我。”代少辉说,虽然只种了两年多的张杂谷,可他的谷子回头客越来越多。最近,他正在忙着给自己的小米注册品牌。“我打算,就注册叫代老头牌小米,咱农家人不整那些花哨的,实实在在挺好。”代少辉说。

  聊起未来发展,代少辉信心十足,今年他流转了36亩地,明年肯定还要扩大规模。“目前谷子的市场行情越来越好,2014年,我刚种谷子时,一斤小米才能卖7块钱,现在我种的小米,最少能卖15块钱一斤。”代少辉说,不光是水泉乡,周边乡村也不时有农户上门取经,讨教谷子的种植技术。“有条件了,我也想成立个合作社,带着村民一起致富。”

  除了这些,代少辉还有一个最强烈和执着的愿望,要在明年实现。他正在沤制鸡粪牛粪等农家肥,准备参加2019年度张杂谷谷王全国争霸赛,他的目标是亩产2000斤!

  “明年,一定把谷王的奖杯捧回来!”代少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