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站候车厅里的 “ 一个桶 ”

  年初,导演贾樟柯指导的春运影片 “ 一个桶 ” 曾让无数离家游子动容。在哈尔滨火车站,记者也看到了这样满载温情的 “ 一个桶 ”。

  9 时许,44 岁的周先生一家三口并排坐在哈站候车大厅,准备乘坐 10 点 52 分开行哈尔滨至安徽安庆的返乡列车。等待着他们的是近 25 个小时铁路加公路的辗转,不过即将回到阔别一年的老家,老周一家脸上洋溢着无以言表的兴奋。

  今年是老周来哈尔滨打工的第 22 年,这期间他一直都在道里顾乡一带做装修工作。刚刚来哈的几年,老周经常早出晚归,忙时甚至顾不上吃口热乎饭。妻子看着心疼,便也千里迢迢从安庆老家来到哈尔滨,两个人一起打拼。两人度过了在异乡打拼的最困难的阶段,生活也慢慢好了起来。

  2017 年,夫妻二人把 17 岁的大女儿从老家接回哈尔滨,并联系好本地一所职业高中就读。去年,老周夫妇又在康安小区购买了一套二手房,虽然使用面积只有 30 多平米,但它对于老周一家意义却非同寻常——他们终于在哈尔滨安了 “ 家 ”。明年,他们要把老家 13 岁的小儿子也接到哈尔滨,这样一家人才是真的团聚。

  两个行李箱、一个背包、一个保温饭盒 …… 老周一家的行李不少,却十分规整。周先生说,行李里除了一家三口的换洗衣服,剩下的就是哈尔滨红肠、香烟等等本地特产,“ 带回去给亲戚朋友们分分,表表心意 ”。在这些行李中,一个装涂料的白色塑料桶显得十分醒目。

  “ 这里的东西也是带回老家的,因为怕压,才用桶装起来。” 老周边说,边打开塑料桶的盖子——干豆腐、木耳等东北特产一下映入记者的眼帘。“ 这些‘黑土味’十足的特产特别受老家亲戚们的欢迎,这些都是他们专门给我打电话,让我带回去的。” 老周说。

↑ 回家的路上,梦里都是家人的笑脸↑ 回家的路上,梦里都是家人的笑脸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黑龙江官方微信(sinah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