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科学工程”跑出新区加速度

  哈尔滨新区将建多个模拟太空环境系统装置,成为我国太空实验重要依托

“大科学工程”施工现场,一座“太空模拟城”正拔地而起。“大科学工程”施工现场,一座“太空模拟城”正拔地而起。

  7月2日,位于哈尔滨新区科技创新城的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项目(大科学工程)施工现场异常火热,200多名建筑工人分布在“一大三小”4栋建筑现场紧张作业,一座堪称国际一流的“太空模拟城”正拔地而起。

  “大科学工程”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同建设,于2017年8月全面启动建设。“大科学工程”园区布局采用“天方地圆”造型,除方形的实验室外,还将在园区南部建设一座圆形展厅,用作科研成果展示和科普教育。建成时,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身感受模拟太空环境。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一大”即空间综合环境实验楼,1.6万平方米正负零板已完成施工,预计今年底主体完工。“三小”中的空间等离子体实验楼、空间磁环境实验楼和动物培养室,主体均已完工,其中空间磁环境实验楼内部装修接近尾声,预计1个月内将完工。

  在现场负责协调、管理的土建工程师杨贵宇晒得皮肤黝黑,汗流满面。他每天穿梭在4栋建筑之间,至少步行上万步。“能够参与新区建设,见证新区发展奇迹,我很自豪。”杨贵宇说。

  位于工程现场西北部的空间磁环境实验楼,是一栋4层建筑,这栋建筑是“一大三小”中建设速度最快的一栋。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楼的工人正站在梯子上安装抗震架,墙面粉刷、地面铺装工作即将完工。二楼的工人正在安装踢脚线,三楼和四楼的工人在做室内装修收尾工作,磁测量仪器及转台存放室、空间后果研究室等已全部完工。站在空间磁环境实验楼的四楼,东南方向就是空间综合环境实验楼。空间综合环境实验楼是“大科学工程”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实验楼,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相当于10多栋居民楼的用地。不仅如此,其建设标准很高,防辐射墙体厚达3米多,还使用了1200块预制件,安装难度较大。

  “大科学工程”是哈工大有史以来承担的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科技工程类项目,也是东北地区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项目总投资15.45亿元,建筑面积28766平方米,建设周期5年。工程主要由空间环境研究系统、微观机理分析系统、生命科学研究系统、等离子体科学研究系统、弱磁/零磁环境系统、离子加速器系统、数值仿真与中央监控系统以及配套条件系统八部分组成。将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建设多个模拟太空环境的系统装置,成为我国展开太空实验的重要依托。

  哈工大“大科学工程”是我国航天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重点项目,该项目聚焦航天领域的重大基础性科学技术问题,构建我国首个空间综合环境与航天器、生命体和等离子体作用科学领域的大型研究基地,形成国际领先水平的空间环境耦合效应试验研究平台。投用后,将深化人类对空间环境与航天器作用机理和规律的认知,提升航天科技领域原始创新水平和能力,夯实相关领域科研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加快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

  哈尔滨新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陈亮介绍,哈工大“大科学工程”的启动,发挥了哈尔滨市科技实力雄厚的优势,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将对哈尔滨进一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稿源: 哈尔滨新闻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张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