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CTA

  (张静波 江丽波 宁宇)日前,哈市第一医院脑外三科完成了一台高难的脑外科手术——支架辅助颅内复杂宽颈动脉瘤栓塞术。

术中术中
术后术后

  半月前,家住依安县的汤女士在家做家务时,突然发生了剧烈的头痛,经当地医院头CT检查显示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汤女士和家人立即到齐市一家大医院就诊,进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后怀疑为脑部动脉瘤。因成像不清,不能确诊,汤女士慕名赶往哈市一院脑外三科就诊。

  脑外专家张东辉副院长初步诊断汤女士为颈动脉动脉瘤,由于汤女士动脉瘤已出现过破裂,如不处理,动脉瘤再次破裂的几率非常高,一旦发病,病人就会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鉴于汤女士在外地做的影像检查效果不佳,为了给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张东辉副院长和杨天高主任进行了慎重的病情讨论,与CT室赖婷妹主任及赵林涛副主任沟通,再次为汤女士进行了CT下脑动脉造影检查,确诊患者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并明确了动脉瘤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据了解,这种名为床突旁动脉瘤的疾病,由于位置深藏、难于暴露,周围毗邻颅底前床突,临近脑部重要的血管和颅神经,一直被认为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点。医生术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损伤,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及后遗症,且存在一定的死亡率,常为颅脑外科手术的“禁区”。

  医生们从造影检查中还发现,这个位于左侧颈内动脉上的动脉瘤,是一个很复杂的宽颈动脉瘤。动脉瘤本身直径只有2毫米,但是瘤的颈部却有3毫米,而且瘤体向外下,构型复杂。

  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安全,张东辉副院长决定利用国际上新兴的双导管技术,支架辅助下进行动脉瘤栓塞术。在麻醉科及介入室相关人员的配合下,张东辉副院长等医生成功完成了手术,全程仅2小时,术后汤女士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术后一周顺利出院。

  据张东辉副院长介绍,通常的动脉瘤治疗可以单独应用弹簧圈进行栓塞,阻断瘤体的血液供应,保证载瘤动脉的血流通畅。但是这个宽颈的小动脉瘤,却在治疗上困难重重。因为瘤体太小,使用弹簧圈时,如果操作时出现一点偏差,动脉瘤就容易破裂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同时,因为瘤颈直径比瘤体的大,所以放入的弹簧圈容易脱落,进入颈内动脉内,并且病变部位距离远端血管分叉处仅1厘米,置入支架稍有偏差就会造成远端血管闭塞,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导致医源性脑梗死,因此为该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栓塞,难度极大,操作要求极为精准。对于这样难度极大的颅内复杂动脉瘤,单纯的栓塞难以实现,又不可能闭塞颈内动脉,而颅内支架辅助技术,既保证了这个载瘤动脉的通畅,又成功的栓塞了这个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