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来哈尔滨,就是到‘家’了!”一个月免费接待13批游客,“培姐”不光能“叭叭”,她是掏心掏肺地干!

  来源:哈尔滨发布

  “姐,我们去坐高铁啦,钥匙放在原位,感谢你和家人的帮助。”11日,正在老家过年的哈尔滨市民“培姐能叭叭”看着手机里借宿女孩的留言,笑着告诉记者,“下一波还有人来,直接取钥匙就能进门。我不在家,他们也能住。”

  自从1月8日,培姐在网上发布邀请外地游客免费到家里住的视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培姐一共接待了13批游客。“大年三十晚上,恰好也是13位游客在我家吃的年夜饭,特别热闹。”她因此初一才带父母回老家过年,哈市的房子“敞开”给游客居住。面对游客的感谢和网友的赞扬,培姐说,她只是想为哈尔滨做点事,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座城。

  这场温暖故事,从一次免费提供“一间房“的邀请开始

  在当被问到为什么想到将家里的空房间让游客免费住,培姐说,哈尔滨旅游火了之后,她天天刷短视频看哈尔滨一天一个花活儿给游客提供服务,“感觉这个城市很久没这么热闹了,作为城市的一员,太想为她做点什么了。”

  正当她不知做点啥的时候,正巧在一个博主的留言区看到有个南方女孩求助订不到住宿。“我一想,我家离中央大街6公里左右,也不算远。家里就老妈和3岁的女儿,正好空出一间卧室。于是我给她留言说我家可住,一直等了4个小时,她回信说找到住处了。”培姐觉得,女孩可能对她不了解,不敢来。于是,她决定拍个视频。

  “‘小土豆’们啊,凡是来哈尔滨没地方住的,可以来我家住,我妈会炖大鹅,我会做锅包肉,我姑娘会冻梨切摆盘,欢迎你们来哈尔滨玩。”培姐拍了家里情况并邀请游客的视频发出后,真的有游客给她留言咨询。咨询的问题不限于住宿,大多数游客更希望得到本地人推荐的旅游路线和住宿位置。“旅游热点我可真说不清,哈尔滨的新招太多了,我都没见过。但是住宿方面,中央大街商圈确实不好找住宿,我就推荐他们考虑地铁沿线的酒店和民宿。”

  很快,她接待了第一波住客,一个带着俩娃从天津来旅游的宝妈。“她们住了两晚,两个孩子跟我女儿玩得特别开心。”很快,来找培姐借住的游客变多了。开始“拉表排期”搞接待的培姐,此时并没有意识到,一场由南到北的陌生“亲人”回家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

  提供住宿还“管饭”,十几人的年夜饭吃成了“流水席

  “到目前一共接待了13波游客,他们的行程排得很满,大多在我这借宿一两天。”培姐说,她只是尽地主之谊,没想到也收获了游客满满的善意,借房住宿仿佛成了一场南方陌生“亲友”的探亲之旅。

  因为南方游客的航班大部分比较晚,培姐经常需要半夜定闹钟等着接人。腊月二十九,江西赣州两个家庭6口人凌晨3点半抵哈,培姐几乎一宿没睡等着他们。从1月至今,因为经常熬夜接待,她瘦了五六斤。

  虽说是提供免费住宿,但东北人家里来客人哪有不安排吃的。遇到行程时间来得及的游客,培姐会邀请他们吃铁锅炖大鹅。听说南方人不爱吃饺子,北方人不服输的性格让培姐和母亲特意包了酸菜馅饺子给南方游客,“每个吃过的基本都是光盘,2个南方小女生一顿早餐吃了30个我妈包的大馅饺子,说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饺子。”培姐也会教游客怎么吃冻梨,看他们新奇地用在冷水里冻成“方向盘” 的冻梨拍视频。

  今年除夕夜,培姐准备在家里招待13名游客吃饭,还特意把父亲从老家接过来。联系的过程中她才知道,一些南方地区是不吃年夜饭的。当晚,因为有的游客要去冰雪大世界玩,培姐家的年夜饭吃成了流水席,从下午4点开始,吃了“三悠”。

  培姐和家人的热情接待得到了游客们的回应。在她家住宿的游客会在下楼买早餐时,专门给培姐一家买一份。只住了一宿的游客即便已经离开,也会在行程空闲时特意邀请培姐一家去吃东北铁锅炖。

  “印象最深的是两位带孩子出门的广东宝妈,3个最大11岁最小4岁的孩子坚决要拿自己的零花钱请我吃饭。还有几个从广西来的游客,他们说距离太远没法给我带砂糖橘,就趁我不注意,去楼下水果店买了一大兜子砂糖橘和整整两大串香蕉送给我。”培姐感动得不知说点啥。

  一场南北的“礼尚往来“,不断扩大的“借房”群VS来自各地的“谢礼”

  “礼尚往来”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处世之道。培姐免费接待游客的事儿被传开后,她接到的私信越来越多本地人提出加入借房的队伍中,同时,培姐也陆续收到一份份来自全国各地的“谢礼”。

  “有一个蓝天救援队的大哥说,他有一套房子空着,如果住不下可以去他家。还有一个在香港住的哈尔滨人,也联系我说有一套空房子可以接待游客。还有在家带孩子的大姐……很多市民都说可以接待订房困难的游客。”因此当被问到“接待能力受限”时培姐笑着说,“咱有强大的后援团”。不过她也表示,找来的几乎都遇到订房难题的游客,大多数游客还是咨询怎么能订到房。

  最让培姐骄傲的是东北人的热情越来越被游客接受和认可。前几天,有一个宝妈带着3个孩子准备到培姐家住,走到小区门口问路时,一位阿姨看他们每个人推着一个大旅行箱,二话不说一路帮忙推着箱子,把人送到培姐家门口。看到培姐开门,那位阿姨就离开了。“游客跟我说,她开始还担心阿姨会要服务费,一直在说‘谢谢不用了’,没想到阿姨真的就是热心肠,让她非常感动。”培姐语气中掩饰不住的骄傲,“我告诉她,我们东北人就是热心肠。”

  通过短视频,培姐接触了不少游客,也让她感受到了各地人对哈尔滨的善意。有的聊得很好的网友想尝尝冻梨,她就给对方邮寄一份。没想到,她开始收到“回礼”了,大多是当地特产。“我就是普通人,寄份冻梨有啥的呢,没想到他们会悄悄记下地址给我回礼,看着都不算便宜。”培姐说,甚至有过没来哈尔滨的外地人,会“套”地址给她寄东西。“有内蒙的、四川的,整得我现在都不敢轻易给别人地址。”培姐说,过年期间,怕游客给孩子红包,她特意提前让姐姐把女儿带回老家,没想到,游客趁她父母不知道偷偷往衣兜里塞了红包。

  培姐为此还特意拍了视频,“我的初心就是表达哈尔滨人的热情,给我送东西、送钱,这不是让我犯错误嘛!”

  城市“推介官”、好物“宣传员”,培姐“想为家乡做点事”

  在借房过程中,培姐也遇到过“借不出去”的情况。比如一位原计划带孩子出游的宝妈,在跟培姐的沟通中,越来越觉得哈尔滨好,最终动员全家一起来哈旅游。

  “大多数来我这借住的游客都是3、4口人的家庭,订房间不太容易。可人一旦多了,民宿和酒店都好定,他们就不到我这里了。”有个别的时间,满屋“且”的热闹房子突然安静了,培姐还有些不习惯,但一想到有更多的人来哈尔滨玩,她又重新高兴起来。

  最近,开始有来过、没来过的外地朋友开始让培姐帮着代购本地特产。“老实说,我觉得东北大米都好吃,平常也没特意买过五常大米。为了这事,我特意跟朋友去了五常,找了一个种粮20多年的大哥家,现场看他们家的米。”培姐告诉记者,她去了才知道,村里人对于网络销售并不了解。“他们不少人觉得粮不愁卖,没想过能通过网络渠道,卖个好价钱。”

  培姐说,如果能通过她,让哈尔滨好的农产品让更多人知道,帮助农民提升收入,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个人能力有限,目前是打算买一些好米,送给网友们回礼。”她说,大学毕业后留在哈尔滨工作,早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家乡做点事。

  “带货”还只是“可能的事”,借房帮助游客仍在继续。目前,培姐和父母都回到肇源县老家过年,家里的房子还在承担着接待游客的任务。培姐说,目前预约已经到了初十以后。

  当被问到,把屋子交给陌生人不担心吗?培姐说,“我家最宝贵的是父母、女儿和我,都在老家过年呢。能邀请来的,也是聊得很好的游客,我相信他们。”说到未来,培姐也没想很多,她说得最多的是“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想为家乡做点事。”

  今年,哈尔滨旅游爆火的背后,不仅有城市运营的得当,更有一个个“培姐”这样的本地人,用自己的热情,温暖着哈尔滨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