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尔滨”寻宝系列报道②】来黑龙江文学馆感受浓浓书香气,看镇馆之宝萧红亲笔手写信诉衷肠
来源:哈尔滨发布
作为一个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和精神积淀的场所,博物馆的内涵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体现的价值也越来越丰富。坐落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哈尔滨博物馆展群的黑龙江文学馆,于2021年7月面向公众开放。2023-2024冰雪季黑龙江文学馆内游人如织,接待游客量达72272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在馆内感受龙江文学的历史文脉与发展成果,纷纷留下发自肺腑的感言。虽然冰雪已经融化,但“小金豆”们仍可以到黑龙江文学馆感受“尔滨”的浓浓书香气,触摸黑龙江文脉走向,品读黑龙江文学精品。


黑龙江文学馆全馆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展线770延长米,馆藏图书万余册,作家手稿、书信等藏品3000余件,建有黑龙江作家信息数据库。展览空间为三层结构。
一层为公共服务空间,设有作家创作室、龙江作家信息智能互动区、学术研讨室、信息共享中心等,主要提供公共信息服务;
二层为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网络文学、民间文学、戏剧影视文学、文学评论等8个专题馆和1个影视多媒体播放厅,分类展示黑龙江各文学体裁的创作成就;
三层为主展厅,设有“黑龙江古代文学”“近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民间文学”“在黑龙江生活工作过的作家”等展区,收录展示黑龙江文学史上469位作家信息,突出展示黑龙江现代以来的68位重要作家、72位曾经在黑龙江生活和工作过的作家等信息。
文学馆还开通了全馆多语种自助游讲解服务,参观者可通过微信扫码借用讲解器,聆听汉语、英语、俄语、日语、朝鲜语等语音讲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策划推出的冰雪文学专题通过书刊、手稿、图片、数字化展品,展出经典冰雪文学、龙江冰雪文学、冰雪运动的文学表达、冰雪文学出版及冰雪影视文学,以文学视角解读和呈现冰雪文化,为黑龙江冰雪旅游季注入文学元素。在这里,不仅可以扫描聆听古典冰雪诗词,了解龙江冰雪文学发展脉络、欣赏经典文摘,还可以在书影墙前拍照打卡,来自全国各地的“小金豆”们纷纷看展、打卡并将图片晒在朋友圈里与家人、朋友分享。


来黑龙江文学馆,一定不要错过的镇馆之宝就是萧红的亲笔信。据悉,萧军长孙萧大忠将萧红于1936年12月18日在东京写给萧军的书信捐给了黑龙江文学馆,展品就在文学馆主展厅展出。尤其是展出的萧红致萧军的第17封信、第33封信原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其主要内容是萧红想让萧军帮忙寄来几本小说,她特别提到了《复活》和《骑马而去的妇人》。此外还有情侣之间的闲话家常,为观众们还原了一段真实的生活和历史。
萧红给萧军的信第十七封信
均:
近来我的身体很不健康,我想你也晓得,说不定哪天就要回去的,所以暂且不要有来信。
房东既不会讲话,丢掉了不大好。我是时时给你写信的。我还很爱这里,假若可能我还要住到一年。
你若来信,报报平安也未曾不可。
小鹅
九月十七日

萧红致萧军第三十三封信 日本-上海
三郎:
今日东京大风而奇暖。
很有新年的气味了,在街上走走反倒不舒服起来,人家欢欢乐乐,但是与我无关,所谓趣味,则就必有我,倘若无我,那就一切无所谓了。
我想今天该有信了,可是还没有。失望失望。
学校只有四天课了,完了就要休息十天,而后再说,或是另外寻先生,或是仍在那个学校读下去。
我很想看看奇和珂,但也不能因此就回来,也就算了。
一月里要出的刊物,这回怕是不能成功了吧?你们忙一些什么?离着远了,而还要时时想着你们这方面,真是不舒服,莫如索性连问也不问,连听也不听。
三代这回可真得搬家了,开开玩笑的事情,这回可成了真的。
新年了,没有别的所要的,只是希望寄几本小说来,不用挂号,丢不了。《复活》,新出的《骑马而去的妇人》,还有别的我也想不出来,总之在这期中,哪怕有多少书也要读空的。可惜要读的时候,书反而没有了。我不知你寄书有什么不方便处没有?若不便,那就不敢劳驾了。
祝好。
荣子
十二月十八日夜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黑龙江官方微信(sinahlj)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