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场多方联动的水上紧急救援

  来源:黑龙江日报

  “抚远市水上搜救指挥中心,我们现在被冰困于江中,需要紧急救援!”

  4月15日7时10分,抚远市水上搜救指挥中心暨抚远海事处的铃声骤起,接到急报后,一场水上大营救拉开帷幕。当日14时22分,在历时7小时的救援后,两名被困人员被成功救起。4月22日,顺冰缓慢下移10公里的船舶也得到了有效救助。

  当时正值我省水域开江流凌期。4月15日,两名船主正在乡镇自用船舶上进行检修作业,突遇停泊江段流凌加速,船舶被冰凌挤推着顺江而下,困于黑龙江中游68公里处。周围冰凌严密且厚重,船舶无法自行脱困,船上人员一同被困,情况十分紧急。

  “接警之后我们迅速出动,准备精准搜寻遇险位置,进而确定救援实施点及现场指挥点。但由于遇险船舶无信息化设备、海事监控覆盖度不足等客观问题,导致现场搜寻困难。”佳木斯海事局副局长兼抚远海事处处长黄俊昊说。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海事部门立刻兵分两路,一路负责监控视频,寻找大致船位,通知现场人员;另一路驱车开展现场陆巡,通过实时对接监控方反馈的信息,进行搜寻定位。经过两小时、三个点位的陆巡,最终找到遇险船舶位置,将其对岸设置为最佳施救点和现场指挥点,并通知其他救援部门前来。

  公安、边防、消防、应急等部门相继抵达救援指挥点后,当地政府牵头,收集汇总各救援力量信息。海事部门凭借丰富经验,牵头研制救援措施,明确气垫船为第一优先方案。

  黄俊昊说,当时考虑到气垫船的动力性和垫升能力有限,无法确定是否可以足够靠近遇险船舶实施营救。为确保万无一失,佳木斯市水上搜救指挥中心通过水上交通应急机制,联系到航空部门,协调直升机,准备飞往抚远实施空中救援。

  在第一方案实施营救过程中,黄俊昊作为前线营救指挥小组核心成员,奔赴距离遇险船舶最近的江心小岛,近距离观察气垫船施救情况。他对现场水情、冰情,以及气垫船的马力和垫升能力等信息进行综合研判,指导营救船舶选择合理路径,尽量接近遇险船舶。

  气垫船计划先垫升至流凌之上,然后驶向遇险船舶。但冰情厚度超过该船垫升能力,无法进一步深入。此时,距离遇险船舶还有300米,救援人员无法登船。救援团队决定启动备选方案。海事人员第一时间与航空部门进行对接,最终,于当日14时22分,遇险人员被直升机成功救援上岸。

  人员虽已获救,但各方力量依然无法对遇险船舶实施有效救援。为避免引发次生险情事故,抚远海事继续跟进船舶动向。但因信息化监控覆盖不足、流凌持续导致海巡艇无法进行水上搜寻、没有沿江公路导致陆巡观测不到江面等问题,当遇险船舶于4月16日凌晨4时脱离海事掌握后,无法对其进行信息化追踪。

  “就算沿着江水一步一步探寻,也要确定船舶走向。”黄俊昊说。为尽快找到船舶,数名海事人员从黑龙江中游62公里处沿江开展徒步搜寻,最终于16日中午发现船舶,此时该船舶已不在黑龙江上,飘至抚远水道一公里处。

  4月17日至22日,该船舶又顺冰缓慢下移6公里,被推至岸边。海事综合研判,认为安全风险较小,协助和指导船主,将船舶系固于岸边(抚远水道7公里处),最终船舶得到有效救助。至此,险情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