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活报

图片均由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提供图片均由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提供

  近日,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了在牡丹江海林市海林镇酒厂沟遗址发现大型汉魏时期聚落址和明清时期墓葬的消息。据悉,该遗址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去年7月到10月经国家文物局审批后,对已暴露遗存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汉魏时期房址4座、灰坑1个,明清时期墓葬5座,发掘出土遗物百余件,为探索黑龙江东部地区汉魏时期居民的生产生活模式提供了新材料。这次考古发掘的背后藏着哪些故事?12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当地村民平整土地

  意外发现古老墓葬

  牡丹江海林市海林镇有一个叫做平和村的小村庄,村庄西边大约2.5千米处,有一片被当地人称为酒厂沟的山前坡地。这里地势西高东低,红甸子河在坡地右侧静静流淌。2023年4月的一天,当地村民在这里平整土地时,意外发现古老的砖构墓葬,他们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处历史遗址,便迅速报告给了海林市文物保护中心。随后,在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局指导下,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即会同牡丹江市文物保护中心、海林市文物保护中心到现场勘察。通过初步调查、勘探,考古人员确认此区域为一处汉魏—明清时期遗址(墓葬)。当年7月,经国家文物局审批,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海林市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考古队,对该遗址已暴露遗存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魏明江是该项目的负责人,据他介绍,酒厂沟遗址地层相对较为简单,可以分为二层:第一层包含砖块、石块、陶片以及大量植物根茎,所发掘的墓葬均开口于此层下;第二层包含石块和大量陶片,所发掘的房址和灰坑均开口于此层下。此次保护性发掘清理出的4座汉魏时期房址、1个灰坑,以及5座明清时期墓葬均为其中一部分。与此同时,考古人员还重点对发掘区北部进行了局部考古勘探,勘探面积约2万平方米,发现确认各类墓葬180余座,初步了解了墓葬分布情况及范围。

  出土汉魏时期居民生活器物

  让考古人员“眼前一亮”

  据了解,酒厂沟遗址总面积12万平方米,此次保护性发掘面积约为150平方米。

  记者从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的资料中看到,发掘出土的百余件遗物包括陶瓮、陶罐、陶钵、陶纺轮、石铲、石锛、石磨棒、石磨盘、黑曜岩石片等。明清时期的5座墓葬有砖椁墓、土坑竖穴墓两种类型,砖椁墓分为双室墓和单室墓两种形制;土坑墓按葬具可分为木棺葬和瓮罐葬。

  那么,在此次考古发掘过程中,有哪些文物让考古人员“眼前一亮”呢?魏明江表示,修复了4个月的4个乳钉钮陶罐十分“吸睛”。“它们出土时都是残片,但是口沿下方的乳钉钮非常明显,这是汉魏时期居民典型的生活器物。我们还和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进行合作,对考古发掘现场采集的植物孢粉、植硅体等进行了多方检测,检测出了粟、黍两种成分。”魏明江说,这说明在汉魏时期,人们可能已经开始食用小米、黄米等食物。另外,石磨盘、石磨棒等考古发现遗物,说明当时已经开始进行农业生产。

  遗址规模之大

  在牡丹江中游考古中非常少见

  记者了解到,抢救性发掘已在去年10月告一段落,但对文物的整理工作还在继续,比如选标本、修复、绘图、照相、撰写报告等。“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对明清时期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的认识,更为研究黑龙江东部地区汉魏时期的族群生业模式提供了新的材料。”魏明江表示,黑龙江的人类活动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汉魏时期这片土地也是人丁兴旺,农业发展程度较高,出现了大型的聚落址,牡丹江中游区域是其中一部分。“黑龙江首次考古发掘相关的汉魏时期遗存是在20世纪60年代,为宁安市的东康遗址,并提出了‘东康类型(文化)’认识,而此次酒厂沟遗址的考古发掘,从陶器、石器以及房址遗迹等所体现的文化特征看,应属‘东康类型’的范畴,是对人们当时在牡丹江中游区域生产生活的佐证。”魏明江还表示,总面积1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汉魏时期聚落遗址,在牡丹江中游地区考古中是非常少见的。

  黑龙江省东部的牡丹江中游区域,明代为奴尔干都司所属,清代为宁古塔将军管辖,该地区以往发掘明清时期的墓葬较少。酒厂沟遗址发现发掘的明清时期墓葬,为研究该地区明清时期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提供了新材料,丰富了明清考古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