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市地处“两省四市”交汇处,幅员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位。市辖14个乡镇、148个行政村,总人口35.5万。耕地面积1158.6万亩,是全国著名的麦豆主产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产业化基地、全国产粮大县,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全国之首,强筋春小麦种植面积全省之首,域内粮食总产保持在年均35亿斤左右;域内发现金、银、铜、钼、煤等矿藏65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28种,发现矿床40处,潜在经济价值3000亿元以上,铜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珍珠岩储量居东北之首,大理石储量居全省之首。

  一、经济发展基础

  (一)地区生产总值。嫩江市地区生产总值近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58595万元,同比增长2.8%(按可比价格计算),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冲击,但经济发展韧性较足。

  (二)三次产业结构。嫩江市三产结构稳步调整,2022年嫩江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281945万元,同比增长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11.6%。第二产业增加值371420万元,同比下降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8%。第三产业增加值905230万元,同比增长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94.2%,三次产业结构为50.1:14.5:35.4。近年来,嫩江市产业结构呈现稳步调整态势,第一产业占比由2021年的52.3%调整为2022年的50.1%;第二产业占比由2021年的14.9%调整为2021年的14.5%;第三产业占比由2021年的32.8%调整为2021年的35.4%。

  从产业贡献情况看,一产占地区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二产多宝山铜业“一家独大”,经济发展仍以农业为主体,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上升空间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关联度不够紧密,优势产业带动能力偏 ,资源虽然丰富但未完全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缺少创新驱动力,新兴产业亟待提升。

  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针对县域经济存在“产业弱、体量小、要素缺”现状,依托资源优势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我市始终围绕省“4567”现代产业体系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两个走在全省前列”目标,构建“4+2+4+13”产业发展模式,着力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一产发展方面。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全市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434199万元,同比增长0.8%。优化种植结构,坚持“稳粮、扩豆”思路,高质量完成农作物播种 980.82 万亩、大豆较去年扩种 66.8 万亩,大豆平均亩产增加 62 斤,粮食总产预计达到 50.45 亿斤、喜获“十三连丰”。推进种业振兴,繁育良种 9.81 万吨,推广主导品种 17个,良种覆盖率 99%以上;成功获批“国家级制种大县”,获得三年 1 亿元资金奖励,引进益农、龙科、金色北农、垦丰等知名种业龙头企业强势入驻,促进嫩江种业加速发展。积极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高标准农田达到164.93万亩。实施侵蚀沟治理 343 条,完成秋整地作业面积 377.56 万亩,落实对标农垦技术示范核心区20 万亩、完成秋起垄 165 万亩。加快产业升级,以全产业链思维深化大豆加工,编制嫩江大豆产业链家谱,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产业园启动区完成可研评审,北方陆港大豆等一批项目投产达效,德朗福大豆、十六膳杂粮等企业运营良好,同步发展农机制造、农药化肥生产等产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紧盯畜牧产业,在全省率先出台扶持政策,统筹资金2000万元,为畜牧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2022年全域规模养殖场新增27家达到150家,肉牛、肉羊、生猪分别出栏6.7万头、15.6万只、26.7万头,大鹅出栏71.57万只;鸿兴鹅业屠宰加工、大洲肉联升级改造项目投产达效,畜牧产值实现27亿元,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对比图

  在二产发展方面。工业经济取得新突破,把打造“百亿级矿业”主导产业作为发展主战场,依托多宝山生态矿产(冶炼)经济园区,积极推进成功金矿、二道坎银多金属矿等项目,支持多宝山铜业持续扩大产能、吸引合作伙伴,加快下游配套产业项目建设,向上延伸华安民爆、华民钢球等项目产能继续扩大,向下延伸钼精矿综合回收利用、贵金属冶炼等项目,构建更加完整、更加丰富的矿业产业链,全力打造东北地区新型矿产加工基地,2022年矿业实现产值75亿元,比2019年增长133%。除矿业经济外,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支持四合大豆、十六膳杂粮、辰鹰乳业等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逐步壮大,沃坤生物科技、绿芳农药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配套项目“独角兽”企业特征初步显现,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园启动区正在稳步推进,上海肯德、哈新春生物质燃料期货等一批即将落地的涉农项目正为嫩江经济腾飞积蓄新动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借助国家开展“源网荷储”新能源示范的有利契机,围绕自身用电消纳,变不利为有利,谋划了多宝山生态矿产(冶炼)经济园区200兆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成为黑龙江省唯一的示范项目,2023年省发改委又给该区域配置了30万千瓦的风电指标,全部建成后,将极大降低用电企业成本,为嫩江“绿色环保矿山”和新能源产业链项目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同时积极推进水库移民光伏示范项目建设,为我市一万余名移民群体未来获得长期稳定收益奠定基础。

  第二产业对比图

  在三产发展方面。以多业态发展为补充,栗象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一期投入使用,成为黑龙江省西北部重要的农资集散地;地铁北站纳入铁路国网运营并扭亏为盈,年均利税规模千万以上,是省地铁集团唯一盈利线路;为充分发挥“两省四市”地缘优势,委托世界领先的物流规划企业法布劳格物流咨询公司编制了物流产业园规划,正在积极推进企业招引;加快发展文旅产业,加快建设铁古砬旅游度假区,繁荣村少数民族民宿、驿站主题公园对外开放;梦启航达斡尔风情雪乐园正式开园,为我市冰雪经济开题破局;中国最北跳伞基地”成为嫩江靓丽名片。电子商务新业态拉动经济提质增效,购销“两旺”2022年实现线上交易额3.39亿元;肯德基正式入驻嫩江;“优粮公社”嫩江特产哈尔滨旗舰店盛大开业,让十六膳杂粮粉、德朗福素食等百余种特色农产品走出嫩江与全省人民共享;获批省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辐射带动县域商业整体提升;积极推进寒区试车产业,截至2022年入驻企业23户,其中整车厂商9户、零部件企业14户,年接待测试工程师人员270人次,带动本地就业60人。

  第三产业对比图

  从我市区域经济和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嫩江市在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产业承载平台作用发挥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同时我市产业发展布局以及发展规划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政府与市场一直持续在蓄力以弥补区域发展中的不足之处。相信在各种资源禀赋、政策扶持、长期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加持下,未来嫩江市始终坚持“稳定存量、做大增量、新增变量”方向,必将构建产业转型、动能转换,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质量引领、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供稿:嫩江市发展和改革局经济研究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