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财经>金融理财>正文

“两历”造假频现

来源:国搜时政2016年2月4日【评论0条】字号:T|T

  “两历”造假频现

  如果说提拔官员时的年龄限制是“潜规则”,工作经历和某个职务的任职年限就是明文规定了。

  一些基层官员称,官员档案在履历和学历上造假,主要出现在跨地区调动前后。跨区调动中,由于是异地考察,档案审核时间和力度有限,很容易使“整容”后的档案“瞒天过海”。

  而官员学历造假则更为普遍,最直接的动力来自职位升迁。

  2014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官员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其中第八条第四款明确提出,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厅局级以上领导官员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这条规定在实践中似乎“只高不低”。一些官员为了贴金,充当“学者型官员”去读在职硕士、博士,自己读不下来就花钱买文凭的也不少。

  广东省深圳市前副市长许宗衡,接受调查后被发现是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而这所看起来“高大上”的美国高校,被指其实是“十足的野鸡大学”。

  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东窗事发后,其学历造假的事实也随之公开。据媒体报道,胡长清档案中的“北京大学函授毕业证书”和“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证书”其实是从街头小贩处买来的。

  档案中最为关键的年龄、基层工作经历等造假,主要集中在干部选拔任用前后。早在2005年,南昌市委组织部就曾一次性审核发现干部档案工龄、年龄、党龄“三龄”前后记载不一致问题437例,其中涉及到在职县处级干部319名。

  “造假的主要目的在于‘升官’,正如坊间戏言,‘干部职务越升越高,年龄越来越小’。”南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晓波从事组织工作已20年,他告诉记者,南昌市委组织部曾发现,一名拟提拔的科级干部年龄造假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按档案上的年龄推断,他两岁就已经读小学一年级了。”杨晓波说。

  “假货”何时造:常借工作调动之机“瞒天过海”。

  由于档案管理制度严格,平时难以寻觅造假“良机”,所以,干部档案造假最常用的伎俩就是抓住工作调动之机,利用调出单位与调入单位之间的衔接漏洞,实施造假。

  “反正你要调走了,也不影响本单位利益,而调入单位审核时也只是‘走走过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告诉记者,一般造假者都会在原单位“做齐”所需档案资料,再趁工作调任时,实现公务员身份转变或职务提升。

  “权力干预”背后实为领导授意。

  根据档案管理相关规定,档案在档案室由专人管理,借阅、使用须遵循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据透露,干部档案造假的首要前提是能接触到档案,有的是造假者通过收买档案管理者造假,但更多的则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上级领导授意而为之。

  “档案必须符合前后逻辑。因此,并不是简单的某一环节的造假,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要是其工作过的单位和环节,都必须全部打通。”在这一过程中,造假者需要在档案中加塞或撤销某些材料,最严重的则是伪造相关证明材料,把虚假的年龄、工作经历等通过组织认定合法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干部档案管理应建立完善的追责机制,如出现档案涂改造假,首先要追究档案管理者以及授意或参与篡改、造假的相关人员的责任。”我国干部管理制度已经运行多年,制度建设非常严密,之所以出现档案造假情况,问题主要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并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管理、使用档案。“对于热衷‘造假骗官’者来说,岗位并非为人民服务的平台,而是进一步升迁的‘跳板’,其提拔速度越快,越是党和人民之祸。”要从源头上遏制干部档案造假现象,还需进一步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决策透明度,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对“异常提拔”的干部要重点监控,避免关起门来选人、用人,为暗箱操作提供可乘之机。

  媒体:处理"档案造假"干部不要忘了"帮凶"

  近年来,各地干部档案造假事件屡被曝光,被群众调侃为“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身份越造越假”。最典型的是人称“骗官书记”的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原副书记王亚丽,其档案全面“整容”,只有性别未造假。

  官员档案造假,欺骗组织,违规得到提拔,这既伤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降低了干部选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让一些本该被提拔的干部得不到提拔,影响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这样的行为确实是令人痛恨的,理所当然该严惩,但各级党委也应该认识到,要彻底杜绝干部档案造假,光靠处理造假干部是没有用的,还应该处理干部档案造假的“帮凶”,惩治那些为干部档案造假提供方便的党员干部。

  众所周知,领导干部的档案在档案室由专人管理,借阅、使用须遵循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一般人想造假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且因为档案造假是一个系统工程,环环相扣,造假者往往需要在档案中添加或撤销某些材料,甚至伪造相关证明材料,这样艰巨的工作,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党员干部做官员的“帮凶”,给官员档案造假提供方便,那么靠党员干部自身绝对是无法完成的。

  干部档案造假即使完成了,但要做到天衣无缝,是难上加难的,往往都有蛛丝马迹可循。比如原鹰潭团市委书记徐楷的档案显示,其在8年时间换了8个岗位,横跨两省5地,且多个岗位任职不满一年。如果组织部门的同志在审核的时候,稍微动脑筋想一想,一个干部怎么可能在8年时间里8换岗位、平步青云?更有甚者,有官员落马后,其档案显示,“两岁上小学”“七八岁就参加工作”,这样明显不符合逻辑的档案,为什么能够过关斩将,一路绿灯,还不是一些干部工作不严不实,有意或者无意做了档案造假干部的“帮凶”。

  党委加强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惩治档案造假的干部,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各级党委在处理造假干部的同时,千万必要忘记对干部档案造假的“帮凶”,对那些或明或暗提供帮助的干部进行追责处理。

[上一页] [1] [2] [3]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更多>>

24小时排行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更多>>微博推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