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前瞻 ●

  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加快公交都市建设。改善城市中心区停车难现状,重点推进道里商圈、南岗商圈、道外商圈、既有住宅小区等区域静态交通设施建设。到2020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万个。

  7 城乡统筹

  “产业强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目标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实施“产业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建设三大区域次中心城市。加快五常市、尚志市、方正—通河区域次中心城市建设。

  推进“巴木通方依”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使“巴木通方依”五县在畜产品加工、粮食加工、山特产品加工、能源加工、生态旅游等产业领域实现协同发展,提升区域竞争优势。

  打造特色城关镇和小城镇。建立城乡统一居民户口登记制度,推动农民工融入城镇。着力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大镇”、“交通枢纽重镇”、“旅游名镇”、“文化古镇”等小城镇群体。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坚持“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并重原则,加快推进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八大工程”。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配套设施对接、互联、融合,强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

  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到2020年,累计解决约70万存量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初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

  ● 发展前瞻 ●

  “一元化”户籍配套制度全面推行

  到2020年,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全面推行“一元化”户籍配套制度,城镇化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重点领域的改革与探索走在全国前列。

  8 生态环保

  建设天蓝水清生态宜居新家园

  新目标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力度,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哈尔滨建设成为天蓝水清的生态宜居城市。

  树立红线意识优化城市生态空间。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科学划定并严守全市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和资源利用红线。

  试点建设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实施生态保护和整治工程,提升生态体系品质。实施保障全市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项目建设,推进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在主城区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投资项目,从源头上控制能耗排放。加快推动主城区电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到2020年,城市主城区全部淘汰20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

  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建设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

  ● 发展前瞻 ●

  城区水质更清澈

  到2020年,全面完成松花江、“三沟一河”水生态系统恢复和环境治理任务,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五化”工程

  实施秸秆的能源化、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到202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

  9 民生幸福

  十把“民生伞”撑起市民美好生活

  新目标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清单,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构建创业创新平台。坚持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加快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积极组建和引导建立创业服务机构。

  开展收入增收行动。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增收行动,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最低收入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

  社保面更大更普惠。推动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失业人员保险金标准。

  城乡娃同享优质教育。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新扩建和改造中小学校105所,让每个学生享有更好更优质教育。

  构建10分钟健身圈。重点建设市奥体中心等一批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市民健身中心、市民健身广场等休闲娱乐设施,建成城区10分钟健身圈。

  打造“健康哈尔滨”。实行分级诊疗。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破除逐利机制。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

  加大服务实现“老有所养”。开展国家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发展。到2020年,养老床位达到每千名老人40张。

  棚户区改造确保住有所居。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稳步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

  精准扶贫甩掉贫困帽子。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通过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助学扶贫、社保兜底、社会资助等,确保在全省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持续打造全国最具安全感省会城市。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防范重大事故产生。

  ● 发展前瞻 ●

  “人脱贫”“县摘帽”

  到2020年,延寿、木兰、巴彦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63个贫困村,20.1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与全市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