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推出“‘简单爱’公益行动第一季·友善墙”以来,全市已有约60面“友善墙”相继立起。位于汉祥街107号“舍得屋”门前的第一面“友善墙”,20天来已收到市民捐赠衣物两万余件,被人取走3000余件。管理员小许手中的两本账,记录下这里的“舍”与“得”,充满了温暖。

  市民发快递送来476件九成新衣服

  通达街道办事处的“舍得屋”已经建立两年多,虽然也有市民来捐赠衣物,却鲜有人取用。本报推出“友善墙”公益行动后,仅20天就收到捐赠衣物两万余件,被取走3000余件。

  “友善墙”的管理员小许每天一上班,就拖着个装满衣物的大编织袋,徒步去给辖区三面“友善墙”挂衣服。小许的办公桌上有两本台账,一本叫《舍得屋“舍”台账》,另一本叫《舍得屋“得”台账》。虽然账本只是简单地记录了某年某月捐衣多少件、取衣多少件,但在这些简单的数字背后却是一颗颗爱心在闪动,一个个暖心的故事在发生。

  小许说,每天来捐衣物的市民一个接一个,让她记忆深刻的是一个巨型快递包裹。上面写的寄件人名叫李玫,包裹里是476件九成新的衣服。还有一个没留姓名的大哥,专门租了辆货车,装了13箱衣物送到“舍得屋”,光卸车开箱,那位大哥就和工作人员忙活了一上午。

  “‘友善墙’给我和女儿解决了大问题”

  小许告诉记者,因为从“友善墙”取走衣物登不登记都行,所以取物账本并没有记录下所有取走的衣物。记者在账本取用依据一栏看到,低保、残疾、农民工、保洁等人群取用最多的是衣服和书籍。

  平房区的吴女士长期遭受家暴,患有帕金森症、心脏病和精神类疾病。离婚后,她带着女儿靠低保生活。前几天,她从报纸上得知汉祥街有面“友善墙”,上面的衣物只要需要就可以随意取用,便带着女儿先后两次从平房区坐公交车来取衣服。吴女士说:“我要长期服药,不能工作,我和女儿已经好多年没穿过新衣服了,‘友善墙’的设立真是给我解决了大问题。”

  李阿姨的老伴得了癌症,家里的钱都用来给他治病了。昨天,李阿姨从“友善墙”上帮老伴取了件毛开衫。

  “友善墙”的设立,让受助者毫无心理负担,他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自然、随意、不着痕迹,让人有尊严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