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冰城小伙戴耳机听歌睡觉,竟单耳失聪!医生:这个病正年轻化

  来源:ZAKER哈尔滨

  “ 医生,您快看看我,我这一只耳朵啥都听不到了。” 近日,26 岁的陈先生跑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耳鼻喉科求助。

  到医院后,他告诉医生:“ 从上大学以后我就养成了个习惯,每天带耳机听会歌再睡觉。但是昨天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半夜我醒了一下,发现歌曲还在播放,一只耳朵却听不见了。”

网络配图网络配图

  经过一夜的观察,他的听力还是没能恢复,就急忙来到医院就诊。经哈医大四院耳鼻喉科医生检查,确诊他为突发的神经性耳聋。在医生精心治疗下,陈先生低频和中频听力恢复正常,但高频却留下永久的听力下降,这意味着他以后左耳可能听不清人说话、听歌会觉得歌跑调等。

  耳鼻喉科主任周彬介绍,如今,耳聋不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已经在变聋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今年 2 月 12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约 11 亿年轻人(12~35 岁之间)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从 2008 年到 2018 年,我国听力损失者的人数就从 7400 万增加到 9600 万。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若不采取行动,到 2030 年,全世界将有近 6.3 亿人罹患残疾性听力损失;到 2050 年,这个数字将会上升到 9 亿人以上(每 10 人中就有 1 人)。

  周彬主任告诉记者,未老先聋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平日里,很多年轻人不管是吃饭、走路还是睡前,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戴着耳机听音乐,而且音量普遍较大。还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到 KTV、酒吧、夜总会、电玩城等充斥着高分贝噪音刺激的场所,对听力的伤害也很大。目前,娱乐环境中的噪音(如音乐会、体育赛事)和使用个人音频设备是造成年轻人听力损失风险的主要原因,即噪音性耳聋。其发病率仅次于老年性耳聋。

  周彬主任建议,应减少使用个人音频设备,如减少智能手机、音频播放器的使用时间,连续佩戴时间不宜超过 60 分钟。调低个人音频设备的音量,建议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 60%。尽量远离噪音源头,或者减少停留时间。需要长期在嘈杂环境中工作的人,建议佩戴防护耳塞和耳罩。保证充足睡眠,减轻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定期进行听力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耳聋的黄金时间是 72 小时内,一旦出现耳聋现象,一定尽早到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