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坊区委、区政府从工作方法、载体手段、重点对象等方面入手,抓细、抓实,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让群众在法治建设实效中,提升获得感,助力推进“四区”建设发展。

  开启移动政务新模式 开创城市管理执法新篇章

  2014年,经国家住建部和科技部批准,香坊区作为我省唯一试点城区,列入国家智慧城市。在智慧城区平台功能研发上,区委、区政府注重顶层设计,将智慧城区功能定位与法治政府建设紧密联系,旨在提升城管执法效率,有效破解路面井盖破损丢失、乱贴乱画、流动经营商贩、违章建筑等城市管理顽疾。譬如在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中,香坊区配有700多个监控探头,近160名网格员对城市管理中出现的系列问题进行监控、受理、派遣和处理,各职能部门单靠人力巡逻,极易出现监管盲点;对于百姓反馈上来的问题,案件流转时间长、层级反馈过程繁琐,且又难以准确、及时反映到相关责任部门。智慧城区“互联网+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建立,有效整合公安天网和数字城管探头,微信用户只要添加“香坊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监督办公室”微信公众账号或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手机拍照、描述将发生在身边的问题直接传送到属地城管人员手中,就可实现随时随地向微信平台发送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城管执法受理时间由原来的15分钟,减少为只需5秒,提速180倍。

  从供给侧入手,以需求为导向,送法进企业

  香坊区是老城区,驻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多。结合区情实际,香坊区的普法规划对普法的重点对象、范围进行了“瘦身”,企业普法成为重点之一,围绕企业改革与发展,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借助区域内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区法学会等法律资源,开通”法律直通车”,送法进企业,实现三结合:即与建设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职工队伍相结合;与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与加强企业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相结合,实现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领导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和依法维权取得明显成效,企业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能力得到提升,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稳定。

  活化普法形式  创新活动载体 送法进校园

  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香坊区在法治进校园方面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一是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月讲一法”活动。充分利用普法讲师团、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等法治宣传教育资源,深入到班级,走进学生中间,直接向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每月一个法律主题,涵盖应对校园暴力、犯罪预防、自护教育、网络安全、家长课堂等内容的优秀法治课程。

  二是建立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选聘79名公、检、法等部门同志担任法治副校长,对于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小学校的法治宣传教育和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增强青少年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运用众创思维,开展原创校园法治童谣、校园法治剧创建活动。以法治教育为突破口,在全区中小学生、家长、教师中广泛征集优秀原创法治童谣。活动共收到各类童谣创作400余首,区教育局精选116首优秀作品,编撰形成《法在我心中》一书,面向全区发行。各学校以这些法制童谣为载体,经过说、画、学、唱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表现,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打破了以往法治教育生硬说教灌输、孩子厌烦逆反的怪圈,取得了老师轻松教、学生愿意学、学后记得牢的良好成效。在法治童谣传唱的基础上,香坊区还开展了法治剧原创活动,优秀剧目进行了展演。香安小学的《交通侠奇游记》,告诫同学们要遵守交通安全,减少学生道路伤亡事故;兴华小学通过《一个村庄的故事》,让学生知晓要知法守法,齐心协力来爱护环境、保护家园,感恩自然,积极参加绿色行动,争做文明公民;59中学《惊魂24小时》,呼吁广大青少年抵制诱惑,远离危险;风华小学的《交通连着你我他》,传达了只有人人遵守法律,才能出行顺畅、安全的道理。截至目前,创编童谣、传唱童谣、感受童谣已在香坊区80余所中小学校、7万多学生中普遍展开,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法治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李秋白 吴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