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拥堵:打通“微循环”开放封闭小区

  问:城市交通不畅问题,已经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城市路网您有什么建议?

  答:一是统筹路网规划,科学建立快速路系统。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交通系统规划与路网规划等,系统制定路网布局方案,将现有分散的高架路与快速路有序连接为统一整体,并与地面路网合理衔接,建立哈市真正意义上的快速路系统。二是发挥支路巷道分流作用,完善路网整体功能。对我市中心城区部分支路巷道进行升级改造,提高通过能力;打通断头路,提高其通达性,实现良性“微循环”和整个路网中交通量的均衡分布。三是增加壁垒小区出入口,疏解整治“交通肿块”。对于具有壁垒效应的交通闭塞区,应研究制定小区停车或通行收费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建议研究高峰时段闭塞小区适当对外开放的办法和细则。

  停车管理:严管停车秩序 推进产业化发展

  问:与路面行车问题相比,停车问题已经成为城市交通“重症”,停车难、停车乱现象扰乱了交通秩序,此次全市即将开展的道路交通综合“大整治”行动,重点治理的就是乱停车,那么您对城市停车管理有什么建议?

  答:一是大力增设停车泊位,制定路面停车管理实施方案。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车辆进出状态信息,建立完整、动态的数据库,掌握区域静态停车的运转情况和规律,明确指定并在实地施划合法停车位,区分不同时段停车位,调整区域内的停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哈市应大力增设过渡性停车位,在商圈、学校、医院、居民小区周边施划限时停车位,随着市区内停车场配置完善后,再逐步取消道路上的过渡性停车位。二是加强停车监管力度,切实规范停车秩序。对占道停车、乱停乱放等违章、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打击;提高路段见警率和路面管控率,对于习惯性违规停车的驾驶员,采取加大处罚金额、强制教育等有效措施。三是完善规划建设体制,推进停车产业化发展。提高新建项目的停车配建标准,其地下停车场的规模应取现有停车泊位配建指标的上限;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可与人防工程建设相结合,尽量弥补历史欠账问题;支持“空中”停车。建议出台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停车设施建设与管理领域的政策,加快停车产业化发展,切实把我市打造成“地下、地上、空中”一体的停车示范城市。

  路口管理:明确管理主体 优化配时方案

  问:交叉路口是引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主要“节点”,您对加强交叉路口管理,提高通行效率有什么建议?

  答:一是统一管理主体,提高交叉路口管理效率。对于交叉路口信号管理主体分散的情况,建议尽早全部转由公安交通管理局管理,实现主城区交叉路口管理权责统一,提高异常情况的处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二是明确路权,设置停让标志。针对路权不明确的问题,依据道路功能和交通量确定主路与次路的性质,明确路权,再次路上设置相应的停车让行或减速让行标志。同时,还应改善交叉路口的视距条件,使支路上的车辆在进入交叉路口前能够看清主路上的车辆,提高交叉路口安全水平与通行能力。三是更新部分监测设备,科学优化配时。通过实地开展交通量调查,结合更新升级现有交叉路口检测设备,实时获取交通量数据。根据实测交通量对交叉路口监测设备,实时获取交通量数据。根据实测交通量对交叉路口信号配时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案,使交叉路口信号配时能与实际交通量相匹配,减少通行延误,提高通行效率。

  公共交通:提高服务质量  完善交通网络

  问:我们都知道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途径,这几年我市一直在推进地铁建设,您对哈尔滨的公共交通,尤其地铁建设有什么建议?

  答:哈尔滨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50余万车辆,每天还以400余台数量在增长,道路的建设速度是不可能赶上车辆的增长速度的,解决人们出行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展公共交通,在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推进公交优先,提高服务质量。未来在公交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将公共交通规划、公交设施建设与公交运营管理放在优先的位置上,并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扶持。通过有序设置公交专用道与公交优先信号,推广公交信息实时发布系统、电子站牌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人性化设计公交站台、站亭等,提高公交系统的吸引力,使其能以畅通的路径、良好的车况、纵横密集的线网和站点,为大众出行提供便捷的服务。二是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尽早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调整工作,全力开展4号、5号、6号及7号线的前期工作,以便早日开工建设。我市只有5条轨道交通线或7条轨道交通线开通后,才能真正承担分流15%至25%的居民出行任务。同时,建议开展哈西站通往太平国际机场的轨道交通线设置必要性及线路等级的研究工作。三是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配套规划设计方案研究。建议开展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线网调整及接驳方案研究。应抓紧修改和制定全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积极推广城市停车换乘模式(P&R),强化公交系统与停车系统、道路网系统等的协调性、引导居民出行结构的优化,促进居民出行方式从小汽车向公交转变。四是认真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期周边道路交通组织方案设计研究。由于轨道交通建设施工期漫长,对城市地面交通干扰严重,建议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优化研究,并广泛征求专家和市民意见,最大限度减弱地铁施工对路面交通的影响。

  行人秩序:保障通行空间  人性化设计设施

  问:行人安全意识不强,随意通行,乱穿马路,也是扰乱城市交通秩序的诱因之一,您对规范行人交通秩序有什么建议?

  答:规范行人交通秩序,关键要建立完善的行交通体系,完善行人交通基础设施,保证行人交通安全。一是科学设置过渡性停车泊位,保障行人通行空间。结合市区停车场资源及未来停车设施产业化的思路,通过科学施划路侧停车泊位及人行道过渡性停车泊位,规范道路路测停车,避免车辆长时间挤占人行道停放。通过在人行道路段增设监控、抓拍设备,实现对违规挤占人行道行为的实时监控及管理。二是增设行人过街信号设施,保证交叉路口行人过街时间。结合交叉路口行人交通量特点,改进信号设备,科学配时,保障行人过街时间充足。三是科学规划人性化行人立体过街设施,吸引过街行人使用。过街设施应与公交场站、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等行人流量较大的地点顺畅衔接,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应尽量根据需要设置自动扶梯等。四是加大交通文明宣传力度,提高市民文明交通意识。积极开展大型公益宣传活动,提高市民交通文明素质,形成全社会共同学习、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氛围;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宣传形式,开设跟踪报道栏目,曝光交通陋习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