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有维也纳,东有哈尔滨”,2010年,哈尔滨以百年交响乐历史和五十年“哈夏”音乐会历史积淀为基础,成功获得了联合国授予的“音乐之城”荣誉称号,成为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哈尔滨拥有自己的百年交响乐团,城市的发展一直与音乐为伴,通过音乐这种无国界的语言与全世界人民产生了心灵共鸣。 “音乐之城”这个荣誉称号,是联合国对哈尔滨不懈进行精神传承、文明发扬的至高褒奖和明确认定。作为亚洲唯一的“音乐之城”,哈尔滨固化了以音乐作为主题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音乐为哈尔滨打开了通往世界之门,这一成就全方位地提升了哈尔滨在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形象,并以文化品牌升级带动文化产业升级,为哈尔滨跻身世界名牌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月24日,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联合召开哈尔滨“音乐之城”建设工作会议,旨在借助哈尔滨在音乐艺术方面的历史文化传统,进一步提升哈尔滨“音乐之城”的艺术水准,营造哈尔滨“音乐之城”的艺术氛围,带动全省旅游文化时尚产业融合发展。按照“音乐之城”建设的总体规划,近一个月以来,哈尔滨各大演艺场所好戏连台。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音乐厅、哈尔滨交响乐团、黑龙江省演艺集团坚持严格的艺术标准,不断丰富完善演出形式,接连推出新颖靓丽的音乐作品,充分发挥音乐在营造城市艺术氛围方面的作用,在注重群众性的同时,更加突出艺术性和专业影响力,努力营造常态化的音乐艺术氛围。

  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素有西洋古典音乐殿堂之美誉,拥有厚重的文化积淀,为几个世纪历史的音乐演出的绝佳场地,更是对融入哈尔滨血脉的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月22日19时30分,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又一次座无虚席,在观众的期待中,由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歌剧团倾力打造的《中外声乐作品音乐会》激情上演,又一次为冰城的观众奉上了一场听觉的饕餮盛宴。首次演出的《中外声乐作品音乐会》形式多样,编排巧妙,用全新的方式演绎声乐作品约十四首,欢快优美的旋律,排山倒海的气势,彰显了歌唱家们的艺术功底和实力。俄罗斯经典歌曲《红梅花开》、《黑眼睛》,中国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乌苏里船歌》、《掀起你的盖头来》、《半个月亮爬上来》等等这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悠扬舒缓的旋律使人心旷神怡,在音乐会上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熟悉的旋律、动人的歌声让观众陶醉于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心生荡漾,流连忘返。

  据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副院长王文介绍,去年,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歌剧团成功上演了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此次入驻老会堂的演员均为参演《茶花女》原班人马,在入驻老会堂音乐厅的作品选用上,也是具有欧陆风情的意大利歌剧选段、俄罗斯歌剧等经典选段。“哈尔滨是音乐文化之城,观众们能欣赏到我们的家乡演员在老会堂这座具有城市风格形象的建筑里演出,不论从文化知名度和品牌知名度来讲,都将有大幅度的提升。老会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双方将共同营造哈尔滨‘音乐之城’的氛围。”王文说,“长驻”老会堂音乐厅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歌剧团”的文化品牌,主动走进市场,提升艺术水准。

  本场音乐会反响强烈,受到广大市民和声乐爱好者的热烈欢迎,门票早在演出开始的三、四天之前就已全部预售一空,演出当天,还有大批观众前来购票,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观众的观演需求,老会堂音乐厅方面最后不得不在较为宽阔的通道处加设了坐席,创造了观演高潮。观众看后对音乐会给予了高度评价,音乐会格调高雅,清新明朗,有时如大潮奔涌,有时如千流婉转,有时一泻千里,有时气势磅礴,让人感受到艺术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中外声乐作品音乐会》是根据老会堂音乐厅特点量身打造的首场声乐作品音乐会,它的出现改变了以往老会堂音乐厅以器乐演奏音乐会为主的单一演出格局,丰富了老会堂音乐厅的演出形式,满足了观众的不同需求。本场音乐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哈尔滨“音乐之城”建设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据介绍,哈尔滨市今年夏季系列演出总场次将达到2559场,演出规模和数量均创历年之最。省歌舞剧院院长黄晓枫表示,“要力争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出,努力刻画哈尔滨音乐之城浓厚的艺术氛围,在黑龙江经济转型期,从构建音乐之城的战略角度,大力推动旅游文化市场乃至整个夏季冬季的体育、健康、养老产业融合发展”。音乐为哈尔滨打开了通往世界之门。

  这个夏季,哈尔滨“音乐之城”,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