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活报

  原标题:

  双鸭山51岁女冬泳达人陆艳华

  与四同伴接力横渡英吉利海峡横渡

陆艳华(中)和队友陆艳华(中)和队友
在横渡协议上签字在横渡协议上签字
陆艳华(右三)和同伴们彼此加油陆艳华(右三)和同伴们彼此加油
陆艳华下水陆艳华下水

  生活报记者薛宏莉

  英吉利海峡被誉为游泳界“珠穆朗玛峰”,让全世界极限挑战游泳爱好者趋之若鹜。

  一百年间,有近5000人成功横渡,却没有一位中国女性。中国大陆挑战成功的男性,也只是寥寥三人和两个接力团队。

  日前,一则好消息从那里传来:北京时间7月4日零点30分,我国五名女性公开水域极限运动爱好者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成功,她们从英国多佛出发,在法国加莱格里内思角登陆,历时19小时33分钟,总游行72.85公里。

  接力挑战的五位中国女性,有一位来自我省双鸭山市。她叫陆艳华,51岁,曾连续两年成功挑战冬泳0℃水温1000米。她是如何入选这项挑战的?又经历了怎样艰难险阻和过往历练呢?

  [有多难]

  低温巨浪中拼搏19个多小时

  她和同伴成功挑战“英吉利海峡”

  “每隔6小时左右,英吉利海峡中的海潮就会在大西洋与北海之间来回变换一次方向。当时,海水温度在12-15℃之间。距离长、水温低、潮汐影响路线,天气变化不定……我们克服着每一项困难,从夜里游到天亮,又从天亮游到下午。” ——陆艳华

  10日子夜,记者微信语音采访了尚在国外的陆艳华。“惊心动魄,真是游不死就往死里游呀!”时隔多日,再提起这次横渡,陆艳华的语气里依旧难掩激动。

  要讲她们的故事,得从英吉利海峡横渡有多难说起。英吉利海峡最狭窄处叫“多佛海峡”,仅34公里宽,可由于存在大范围逆流和变化多端的天气,从来没有挑战者能直线横渡,她们都是一边克服潮汐、海浪的影响,一边调整“偏离”的方向,最终以“S”形或“Z”形曲线完成挑战。会“偏离”多远?那就得看运气了。英国一位56岁妇女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时,游了28小时44分,总游程105公里,也由此成了这项极限运动挑战成功的“最慢纪录者”。

  陆艳华和四个伙伴的挑战,虽是以接力形式完成的,但也是“壮举”。从多佛一处悬崖海滩下水,五个人依次接力,每人每次游一个小时,最终以19小时33分钟,四轮二十次接力完成了这项挑战,总游程72.85公里。在这之前,英吉利海峡上,从没有中国女性成功挑战的身影。

  除了上述的“游程不定”,寒冷、严苛的比赛要求都是考验。陆艳华说,英吉利海峡是低温水域,每年只有7-9月适合横渡,但白天水温最高只有14-18℃,夜晚最低时,也就6-8℃。“挑战者几乎都是从白天游到晚上,而且见证官要求参赛者不能穿长袖和长裤等连体泳衣,只有在船上休息、等待再接力时,可以披上御寒的羽绒服或毯子,所以挑战英吉利海峡就是一场毅力、耐力和体能的对抗。”

  陆艳华她们是在当地时间2日晚上9点57分下水的,当时海水温度在12-15℃之间。“水的温度如同冬天流了很长时间的自来水的温度。”

  有数据显示,有80%的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失败选手,最后都是因为无法耐受低温而退出。

  更严苛的是,挑战规定,接力者完成不了自己的任何一个“一小时”,就算集体挑战失败。

  [有多苦]

  挑战者晕船严重听到预备指令立刻“弹起来”等待下水

  “我们是被紧急通知夜间开始横渡挑战的。那天风浪特别大,组织者说有一个‘窗口期’,可以帮我们借助洋流更快地完成横渡,但是每个人都低估了这场风浪的威力。” ——陆艳华

  “夜游”是摆在陆艳华她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

  夜晚的英吉利海峡,漆黑一片,只有领航船船头的指示灯,发出微弱的蓝光。

  按照规定,挑战者下水后必须与领航船保持一定距离,碰到船身,或者接力时与其他挑战者有肢体碰撞,都算挑战失败。

  陆艳华说,这之前她从没有夜游的经历。“未知的海面上,不知‘埋伏’着什么危险,需要克服极大的心理恐惧。”其间,一只发光的水母经过,把她吓得大叫。她被蛰了肩膀,疼了好一阵子。

  风浪制造的麻烦更大。“船长说,那是他负责领航这些年见过的最大风浪。前浪推着后浪,掀起四五米高的浪花。导航船剧烈摇摆,水下的挑战者稍不注意距离,就会被大浪推得撞到船身;可距离太远,夜游时又看不清‘蓝灯’。船上等待接力的挑战者,则被摇得晕了船……”陆艳华说,五个人只有同伴魏青不晕船,而自己一上船,就晕得把胃里的食物都吐光了。19个多小时,除了下水,一直在吐,最后吐的都是“黄水”。“我们带了很多食物,可大家一口都吃不进去。每次下水,都不想上船。”

  剧烈呕吐,影响的是体力和体温。“海面上的温度只有10℃,即使披着羽绒服,站在甲板上也不能让身体迅速回温,而去狭小的船舱休息,吐得更严重。”陆艳华说,最严重时,她在甲板上晕得都蹲不住了,是同伴扶着她进入船舱、盖上毯子,才得以让身体回暖的。“当时,我一头栽在那里,连湿漉漉的泳衣都换不下去……”可即使这样,只要听到“准备”指令,每个人都是再晕也会像弹簧一样跳起来,立刻到甲板上等待接力。

  “简直太苦了。到最后,包括船上的见证官、签证官,都是留着泪看我们完成挑战的。”陆艳华描述“风浪制造的麻烦有多大”时说,当时她们距离登陆点只有10公里时,怎么游也不见越来越近,“最后1000米,同伴魏青游了五十多分钟,才上岸举起五星红旗”。

  [她咋成了挑战者]

  偶然发现自己体能好曾两次成功挑战冬泳0℃水温1000米

  看了挑战者的信息,很多人纳闷,辽宁的张淑娟、安徽的郑克美、黑龙江的陆艳华、山西的王水亮、重庆的魏青,这几个天南海北的女人,是怎么凑在一起的?而且,张淑娟的职业是教师,陆艳华是退休的矿务局充电工,郑克美则是一家粮油店的老板娘……

  原来,她们都是冬泳爱好者。张淑娟等四人都成功横渡过琼州海峡,陆艳华则两次完成过冬泳0℃水温1000米挑战,是中国女子成功挑战该极限的第一人。

  “双鸭山的冬泳基地,已连续举办三年国际性的冬泳赛事。”陆艳华说,这期间通过参赛,她早已和部分同伴相识。2017年和2018年两次成功挑战0℃水温1000米后,挑战横渡英吉利海峡活动的中国组织者也找到了她,“这是一个很烧钱的挑战,我们每个人要4.7万费用。我是特殊工种退休,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400元,”陆艳华坦言,她一度很纠结去不去,是丈夫和女儿给了她极大的支持。

  不为圈外人了解的是,51岁的陆艳华在十二年前才学习游泳。爱上冬泳,也只有三年。“那年,女儿要学游泳,我请不起教练又担心她的安危,就硬着头皮跳下水。”陆艳华说,见身边的老太太都会游泳,她不服气,也跟着一边观察一边练,没想到竟然学会了。这之后,她到双鸭山南湖(原山岭东水库)游泳,结识了一些“野泳”爱好者。一次搭伴外出游玩,年轻时搞过体育的她和两位男游泳爱好者畅游黑龙江,“我们一点点儿尝试,在黑龙江里顺流游了七八个小时、70多公里,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体能这么好,之后就在南湖里一点点儿增加游泳距离,最多时能在水库游八个来回。”

  陆艳华把丈夫带入了游泳爱好者的队伍,而丈夫则把她引上了冬泳的道路。“2016年,我去外地看上大学的女儿,回来听说丈夫开始冬泳了,就跟着去试了试。一开始下水,冰得全身针刺一般疼痛,几个爱好者向我传授经验,我一点点试,没想到竟然爱上了这项极限运动。”几年下来,51岁的陆艳华显得很年轻,看起来也就40多岁。“我血压平时略低,所以非常适合冬泳这项运动。”

  陆艳华说,对于未来要迎接哪些挑战,她还没有计划,但是她喜欢这种“搏击冰河”的感觉,所以会把这项运动一直进行下去……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