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ZAKER 哈尔滨
原标题:笨榨豆油 10 斤卖到 90 元, 扶贫项目给乡亲指了条好路
钱玺勇 ZAKER 哈尔滨记者 郝欣 文 / 摄
春节前,延寿县寿山乡三星村添了件喜事,村里的豆油厂开张了。
一走一过,村民都能看到占地 3000 平方米的厂区和崭新的厂房,侧起耳朵还能隐约听到那种有节奏的机器运转声音。“ 这可不是过去村里的小油坊,这是个实打实的现代化工厂 ”,村里人心想。
“ 老严格了,每天都要刷磁卡进出车间,不消毒甭想进。”“ 那肯定好吃啊,都是笨榨的豆油,炒菜可香了。” 培训后,村里的十多个贫困户进厂成了工人,厂里的事儿从他们嘴里传到了厂外。
消息越传越广,工人和吃过的村民都说豆油质量没得说,很香。周边乡村的百姓也动了心,都想买一桶回家尝尝。可到厂里一问,得到的答复是:“ 节前订单已经接到手软,加工都忙不过来,想买你还真买不到。”
一桶 5 升豆油卖 90 元,凭啥?
3 月 22 日,记者走进延寿县三星村惠九记食品厂。哈尔滨市工业资产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郑立新接待了记者。
“ 我们现在主要加工两种产品,主打的是笨榨大豆油,5 升装零售价 90 元;另一款新上线的产品是野生山核桃油,500 毫升卖 97 元。” 郑立新告诉记者。
记者当场掏手机查了一下,市场上常见的品牌 5 升装豆油,一般售价都在 80 元以内。“ 你们村一桶卖 90 元,凭啥?” 记者提出疑问。“ 凭啥?就凭质量。” 郑立新告诉记者,建厂之初,扶贫工作队就和村两委达成共识:这个厂子绝不生产低端货。
想要油好,先要豆好。延寿本来出产大豆质量就不错,厂子还挑了市面上最好的大豆进货。“ 我们给豆农的收购价每斤都接近一块九,就想买好豆做好油。” 郑立新介绍,这只是第一步,能榨出油的豆子还得经过第二步:色选。
啥叫色选?说白了,就是用眼睛看,颜色上不好看的豆子大多质量也有问题,这样的挑出来扔掉,不能榨油。“ 大豆里的‘黑小子’在我们厂子都上不去生产线。”
除了豆子好,工艺也得好。咱东北人最得意的就是笨榨豆油,笨榨也就是纯物理压榨,不含任何防腐剂、添加剂。笨榨又分为生榨和熟榨两种,简单说来,生榨是直接将油料放入榨油机内压榨,熟榨是将油料进行加热炒制之后再压榨。
“ 与生榨相比,熟榨味道更香,炒菜更好吃。” 郑立新说,熟榨最考验手艺的地方在哪儿?就在把大豆加热炒制的环节。温度过高,大豆糊了,味道不好;温度过低,出油率低,效益低了。为了找到这个平衡点,厂子开工后,拿出 10 天的时间,不断的测试,终于找到了最佳的加热温度和时间,这才产出了好吃的豆油。
厂子为啥建的?要带着贫困户一起往前走
刷卡进门,换消毒服,经过喷雾消毒,踩过消毒池,再刷一次卡后,记者才跟着郑立新来到了生产豆油的车间。可以看到十多名工人正在紧张的生产中,其中有一半都是村里的贫困户。
“ 设备是从北京购进的,听说是村里的扶贫企业,厂家还特意安排了最得力的技术人员,来村里指导生产,所以村民上手很快。” 郑立新介绍,2017 年 6 月扶贫工作队开始驻村,先在村里建起了一个生产黏豆包的水磨食品厂。市领导来调研时,对村办的扶贫企业给予了肯定和支持。所以,2018 年 12 月 16 日,在市、县两级扶贫资金的注入下,这家产权归属村集体的惠九记食品厂正式建成开工。
“ 企业的利润,既要保证企业的发展,更要用于脱贫攻坚,不但要让有条件的贫困户离地进厂吃‘工业饭’,收益还要用于村里的基础建设和各项扶贫事业的开展。” 郑立新形容,企业就像高铁,要载着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全体村民,在现代化的轨道上提速前进。
厂子有啥长远规划?路怎么走得听 “ 爹妈 ” 的
“ 产品好,自然有销路 ”,郑立新说,绝对不能小看了乡村的消费能力,好豆油,村里人更认。
今年春节前后,订单加零售厂子要榨出 8000 桶豆油,所以工人从春节前一直加班加点生产到了腊月二十八。“ 几乎是 24 小时连轴榨油,所以有人特意来厂子想买油,看着他们攥着钱,我们都不敢收,因为真的加工不过来。” 郑立新说,“8000 桶豆油热销出去了,我们反而更冷静了 ”。
别看开了个好头,可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很有危机感,一直在琢磨下一步怎么走。在郑立新的手机上,记者看到厂子已经委托哈市设计公司为产品打造更精美的包装图案。
“3 斤纯野生山核桃仁儿才能榨出将近一斤食用油。我们不怕贵,要走高端路线。” 郑立新介绍,企业的产品链条也在延长,野生山核桃油已经开始下线进入市场。
因为名声在外,还有哈市市民给厂子打来电话,要订货。企业在哈市的实体店也已经进入了最后装修布置环节,估计用不了多久,哈市市民就能买到来自三星村的豆油,炒出一桌子好菜。
“ 俗话说,市场需求是‘爹妈’,不跟‘爹妈’是傻瓜。” 郑立新说,扶贫大计和企业未来还要跟着市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