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

  8万项创新成果创造效益190亿元

  全省一线职工创新技能持续提升

  本报讯(记者王彦)记者从省总工会获悉,近3年来,全省共创建全国、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95家,各类职工创新团队共承担技术革新、科技攻关项目9.6万余项,一线职工取得各类创新成果8万余项,创经济效益190多亿元。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优秀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共有8名职工获得“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优秀项目”,其中,大兴安岭一线工人白伟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苑世剑荣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金奖”。2018年,我省有5名高级技师分别获得第十四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创新工作室成为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示范引领作用的有效载体,在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据悉,省总工会号召全省广大职工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围绕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技术难题,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围绕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关键问题的解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要积极与科研机构、技术院校之间开展技术合作,形成企业创新实践和院校教育科研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创新效益。各级工会将加大资金投入,给予创新工作室、创新班组、创新团队更多经费支持和人力物力保障,建立研发团队并纳入到创新工作室中,制定研发创新项目规划,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工作室创建中的难题,促进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