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第一次参加亚布力论坛,作为青年企业家的代表之一,与其它几位创业者展开对话。

  去年刚刚独挑大梁执掌上市公司的刘畅,接受了新浪财经的专访。在半个多小时的对话中,她多次提到,“今年真的觉得压力很大”,外部压力来自于宏观大环境的变化,而内部的压力更加具体,包括架构的改革、资产互联网化等等。作为一家从传统饲料商转型的企业,新希望六和努力地向着消费升级的方向前进,而与其它传统企业一样,这是一个必经的爬坡的过程。

  以前凡是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刘畅习惯性地就会向父亲刘永好请教,但现在,父亲的权威对她的影响好像在慢慢淡化,她现在越来越多是向她的员工征求意见,每天她花费最多的时间就是与各式各样的员工沟通,从最基层的农民到高层职业经理人。用她的话来说,她的角色是一个信息的整合者,或许再加上一个最终的拍板者。

  刘畅坦言,自己的管理水平的确还没有到如鱼得水的时候,但让她比较自信的一点的是,不像她的父辈们,对于公司的规模、业绩有着一些执着甚至执拗的目标,她本人没有太多的心理包袱。她坦言:“虽然我是董事长,但是我觉得我这颗钉子做得是称职的,我在为周围的人去担当、去分忧,不为别人添麻烦,这样的话,我其实已经获得了一种职业上的尊重。”

  刘畅被外界视作是80后企业家的代表,尤其是那些接班的二代群体中,她的名气是十分响亮的。随着80后慢慢成为企业家中的中流砥柱,刘畅觉得肩负的责任感变重了,“以前我没有想那么多,但现在由于有了这样一个认知,我反而觉得这个角色在要求我,不停地在工作、在生活中修炼,成为更好的一个群体的榜样。”刚刚升级为一对龙凤胎的母亲,刘畅对自己的要求挺高的,她说希望自己可以创造出一个优雅、知性、有魄力的女企业家典型。

  作为80后的同龄人,我们也十分好奇,那些与刘畅拥有相似背景的富二代们平时经常会交流些什么话题?

  刘畅一向是很直爽的,她坦承,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比如偶尔会参加一些所谓富二代、创二代的俱乐部,结识一些背景相似的朋友,互相交流二代的接班话题,聊聊遇到的困惑,偶尔也会组织一些活动,邀请文化界有名的老师来讲艺术课程。因为这批人平时工作非常忙,平时分给家庭的时间有限,有时候还会举办一些家庭主题的活动,给大家制造家庭聚会的环境。(新浪财经 徐雯 发自亚布力)

  以前得心应手的事变得没那么得心应手了

  新浪财经:这是你第一次参加亚布力论坛,对哪些话题感兴趣?有没有给自己布置什么任务?

  刘畅:这次受邀过来我觉得蛮荣幸的,我看了一下名单,好像多数是创新的企业、资深投资人,经济环节各个维度上的牛人,我觉得这个信息量应该会很大。主要关注的还是转型和创新方面吧,因为我们国家目前这几年,这个是主旋律,我们公司同样也是,想听一听别人有什么样的方法,别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来比对一下自己。

  新浪财经:从你独自执掌新希望六和至今,过去了将近一年时间。这段时间有什么感受?

  刘畅:以前我觉得特别得心应手的,后来发现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我觉得自己不停地在成长,通过新的事情、新的状况经常会反问自己,我觉得自己和自己对话的这种情况越来越多了,我觉得自我提升也是一种通路吧,通过遇到问题然后去往自己内心去挖、去思考,我觉得确实是让自己有很大的变化。

  新浪财经:原先得心应手的,后来发现没那么得心应手了,能给我们举个例子吗?

  刘畅:比如说,我以前认为我是一个很擅长沟通的人,但现在我负责的版块是农牧和食品,其实在这块我的理解与很多经理人相比,没有他们那么深,因此在沟通的时候存在专业上的差距,当我越是努力想去弥补这个差距的时候,人就会越着急,并且你和与自己特别不一样的背景成长起来的人,大家沟通的方式,还有习惯说话的语言体系都不太一样,所以我觉得这方面花了不少的时间。

  我想这可能就是一个传统的产业型公司想去转型升级,最核心的问题,因为我觉得根子还是在人。你需要去创新,去做新的业务,有的时候就跟你原来的完全不一样,那是不一样的人,站在他们的角度他也需要去开放、去沟通、去理解,然后才能信任,反过来我也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其实这是一把钥匙。

  以前拿不定主意时习惯向父亲请教,现在变了

  新浪财经:在管理过程中,类似这种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你一般会向谁征求意见?

  刘畅:我以前会特别习惯向我的父亲请教,但后来我发现,其实很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人来给你信息。我觉得我的好处在于,我并不是一开始就做农牧的,因此我在这个问题上反而没有太多的思想包袱,我知道我未来要去到哪里,这个过程当中,如何因地制宜地去安置我的资源,我会去寻求很多人的意见,其实我就是一个信息的整合者。

  在我们这种战略转型期间,我觉得更重要的,不是说特别武断地由我来去定一些细节的问题,而是多方面去搜集信息,再来决定。我每天可能花最多的时间就是跟不同层级的经理人去做沟通,有些是管理层的,有些是做业务的,有些是做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