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26日讯 46岁那年,青冈县人李洪斌突然“脱轨”了,他改名李百,开始了一种看似平静却相当冒险的生活。这个保险公司营销部经理突然辞去工作、离开妻子和两个孩子,跑到四川省江油市青莲县,住进了李白故居景区一间只有4.3平方米的诗亭里。11年来,这个自称李白“铁杆粉丝”的老年“追星族”,一直在当地靠写诗、卖字为生,生活清贫却又自得其乐。有网友说他是“逍遥的扫地僧”,也有人指责他“对家人太不负责任”。23日下午,记者几经辗转,终于联系上了这位饱受争议的“老网红”……

  “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

  “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至少我还能写写诗来澎湃……”歌手李荣浩的这首《李白》曾传唱一时。令人想不到的是,有人竟把这种向往变成了现实,而且就在李白家门口儿。

  在四川李白故居出口处,有一间4.3平方米的“李百诗亭”,今年57岁的李百站在亭子前揣手憨笑,身后“走出黑土地,承启太白风”的横幅暗示了他的来处。

  11年来,他站在诗亭里写诗、卖字,卖得最好的书法作品是“舍得”和“厚德载物”,虽然价格从最初的二十元,逐渐涨到了两三百元。不过,用李百的话说, “这景区场面大、游客稀”,他的生意越来越惨淡。

  李百的日子的确挺紧巴,特别是从2011年起,他每月至少挤出1000元,捐建“母亲水窖”。这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一个慈善项目,通过集中供水工程,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摆脱因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

  据说,这也是为了向偶像李白学习, “当年李白漫游扬州时,一年散金30万,救济寒门学子。”最多的时候,李百曾经一个月捐过一万块钱。

  2013年,一个楼盘开业请他去题字,回来后他把报酬全捐了。

  这几年,写字生意萧条后,李百愈发困窘。从去年起,一位湖南长沙的企业家,不忍心见他蜗居诗亭,每月给他汇1200元,其中600元用来付房租。如今,李百住在距离诗亭300多米远的一家小旅馆里。

  “‘李白故居’附近的人都认识我,老板给了个标间,也就是我吧,人家才给这么低的价格。”李百有些得意地笑道。

  当柴堆遇到“火苗”

  “追你我追了很久,说来已经十个春秋。七情纷扰难入梦,漫漫长夜独自泪流。追你我追了很久,寒来暑往几多愁。更深夜寂无人对,多想举杯和你将进酒……”

  2016年,是李百离乡追李白的第十年,他借用一首老歌的曲调,重新填词后写了这首《追诗仙》,经常哼唱给过往的游客听。其中的几句歌词,听上去有点儿悲壮, “追你我追了很久,咬定青山不松口,自己选择的行诗路,跪着也要勇敢向前走。”翻开李百前半生的履历,除了偶尔写写顺口溜,照着字帖临摹书法,其实与文艺沾边的地方不多。他18岁到辽宁当兵,13年后转业,返乡后他回到县糖厂工作,可没几年单位就黄了。1997年,他进入一家保险公司,从业务员一直做到了营销部经理,收入颇丰。

  “我当时是县里第二个从业务员升到经理的!”回忆起那段奋斗经历,李百至今仍然觉得挺荣耀。然而2005年年初,他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班儿不爱上了,应酬不参加了,麻将也不打了,一门心思研究起李白来。至于转变的原因,在常人看来似乎难以理解,竟然是因为看了央视的《百家讲坛》。

  当时,李百无意中看到了康震主讲的《诗仙李白》,十集下来,被这位唐朝大诗人的才华与侠义深深折服。不但每天追看直播和两次重播,还到网吧里找视频。他甚至曾专门去女儿就读的高中,向女儿的语文老师请教诗词。由于在青冈县找不到太多关于李白的书,他还专门坐两个多小时的客车,从青冈到哈尔滨来买书……

  不惑之年遇到李白,就像柴堆遇到了“火苗”,李百的人生因此燃起了“熊熊大火”,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他不仅辞去了工作,还召集全家人宣布: “我现在该去做点儿我自己想做的事了。”

  抛家舍业入蜀追李白

  2006年 正月 十二 ,李百 揣着500块钱,以去北京当护工为由离开了青冈。离家时正飘着小雪,读大一的女儿送他上了火车。上车后,他突然掉眼泪了,但很快作了两句诗聊以自慰: “借窗回首乡尘望,唯见清雪送君行。”

  他在山海关孟姜女庙做起了流浪艺人,一边用人名作诗赚钱,一边读书写字。其间,还找人刻了一枚印章,询价时对方称“一字二十”,囊中羞涩的他为了省钱,灵机一动,根据李白的谐音给自己取名“李百”。印章到手后,他才知道,这点儿小心思其实挺多余, “刻名章一般是四个字,要么是‘李洪斌印’,要么是‘李百之印’。”他只好郁闷地掏了80块钱。

  由于生活太艰难,几个月后,李百跑回了青冈。到家后,他作了两句诗贴在墙上: “刮去胡须净其面,静心平气待潮生。”妻子问: “你还想走吗?”他点头道: “想!”没过多久,李百又跑到了山海关,这回他在电话亭的黄页本里翻到了太白祠的电话,辗转联系上了李白故居的负责人。 “我是黑龙江的自由诗人,会用人名作诗,还会唱李白的诗。”他用歌曲《望乡》的旋律唱了《静夜思》,对方很感兴趣,让他过去试试。李百背上书和二胡,连夜踏上了开往四川江油的列车……

  在诗亭安顿下来后,他每晚打地铺,曾因风湿加重半夜拄拐进医院,还两次煤烟中毒,差点儿送了命。最悲催的时候,他写过一首《蜗居》: “一羽哀鸿两翅伤,三餐含泪四肢凉。五味杂陈六亲远,七情纷扰八卦长。九天云暗十方雨,百草心生千日荒。”尽管生活清苦,可他依然不愿意离开。2012年,长期两地分居后,妻子无奈之下提出了离婚。起初李百不同意,直到离婚判决书寄到了诗亭。

  女儿眼中的“任性老爸”

  李百的女儿李雪,毕业于广州一所名牌大学。关于“任性老爸”,这位高才生坦言: “其实我并不觉得我爸在诗歌方面有多少天赋,如果作为游客或者网友,我可能会很钦佩他的坚守精神,但作为家人,他离家出走这个事实,我其实用了很长时间才勉强接受。”

  她为此埋怨过父亲,当年本科毕业她想读研,但考虑到母亲赚钱养家很辛苦,弟弟工作不容易,只好放弃了。直到自己上班攒够学费之后,才终于读完了研究生。如今,李雪已结婚生子,对父亲的态度略有转变, “我现在多少能理解他了,因为亲身经历过,知道了家庭和理想之间面临的种种冲突。这事儿可能没有对错之分,他只是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而他的这种选择也迫使我和弟弟更快速地成长。”李雪记得,父亲曾对姐弟俩说: “我不是个称职的丈夫,也不是个合格的父亲,但总有一天,我会创造点儿小奇迹。”她不知道“小奇迹”指的是什么,也没抱什么期待,但有时,也会偷偷羡慕父亲: “毕竟,他做了一件大多数人可能想做却不敢做的事。”

  记者手记:

  李百没读过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巧合的是,他却和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如出一辙。不同的是,那部小说以法国画家高更为原型,他的画作经住了时间的检验。

  一个天赋不佳的人,如果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梦想,他是否值得钦佩或者同情?而我们又该如何区分执著和执拗,勇敢与莽撞?世俗的评价标准难免“势利”,人们会因为李百不够李白而嘲笑他,或者替他感到不值。在这个时代,他苦心琢磨出来的诗句,可能不如一句“你是我的小苹果”流传更久。可看到他怡然自乐的样子,叹息之余又会被他的天真所感染。

  事实上,李百既不高大也不渺小,只是一个被理想“意外击中”的普通人,纯属小概率事件。他对自己的认识也较为清醒,有诗为证: “一将李白比李百,一为凡夫一为仙;二将李百比李白,一在平地一在天。”心灵或许可以穿越,可他的身体注定将被“卡”在现实里,如鱼饮水冷暖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