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哈尔滨乡村行”活动走进了哈尔滨方正县特色乡村。其中八名村、建国村、红星村以及天门村建设都取得可喜的成绩。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修建楼体住宅,小区化管理,并且有配套的人文设施,丰富居民的生活内容。每个村都设有德礼之家,是村镇百姓展示才华学习的好地方。天门村的垃圾处理厂,解决周边环境问题,并且产出有效工业用料,达到双赢。
美丽乡村——八名村
八名村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辖5个自然屯、1个农民新居小区,678户,2333人,先后获得省级五星级新农村、省级生态村、市级文明村等荣誉。年初以来,八名村在巩固和提升城镇化建设成果的同时,坚持把城乡统筹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持续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对上争取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方式,累计投入资金4300万元,建成600平方米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办公大厅,将社会事务、经营主体、群众诉求等服务事项全部下沉一级,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率先建成全县首个村级产权交易中心,农民不用出村便可办理土地、房屋、机具等各类产权交易;引入县医院新建2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标准配套医疗人员和设备,使社区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质的提升;同步配建1000平方米幼教托服中心,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近期投入使用;积极招商,引进企业建成2300平方米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建立社区居民文体教育基地,切实满足了农民业余文体生活需求;辟建3600平方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年底前投入使用,可有效满足社区及周边群众养老需求。高标准建成5400平方米休闲广场,设立美丽乡村大舞台,开通公交专线,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让广大村民享受到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美丽乡村——建国村
建国村辖5个自然屯,1个农民新居小区,460户、1360人,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五星级新农村等荣誉。年初以来,建国村坚持以“环境美、发展美和人文美”为目标,从村容村貌整治、主导产业培植和村风文明建设入手,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实践中,以“德礼之家”为平台,突出抓好村风文明建设。投资18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德礼之家”,设有办公培训、先优模范展示、乡土文化展览、文化活动和爱心超市等多个功能分区,为居民日常文化交流、展示才艺等方面搭建了平台。
美丽乡村——红星村
红星村辖4个自然屯、2个居民小区,875户,3550人。为省级生态村、省级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村。年初以来,突出打造尚德明礼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德礼”文化推动。打造了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道德文化一条街,建设核心价值观宣传石四块,道德文化石六块,道德文化小品五处,道德文化墙一处,道德文化长廊一处;建设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文化广场,在广场中设立雷锋雕像,在照明灯柱上设置了以励志故事和二十四孝为主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和核心价值观宣传牌85块;在红星城、合众家园两个新型农民社区突出以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为主题,制作宣传图版400多块,充分体现一楼一主题,一单元一特色的“德礼”文化氛围。以模范典型带动。
美丽乡村——天门村
天门村辖3个自然屯,758户,人口2433人,曾获省级新农村建设星级示范单位、省级五个好建设先进村级党组织荣誉。结合村情,实施“四以四促”举措,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展肉鸡养殖,由6户村民组建的春晖肉鸡养殖合作社,占地8万平方米,年出栏肉鸡112万只,收入可达110万元。发展食用菌种植,对上争取扶贫项目,建设年产200万菌袋的菌包厂,建成后预计可带动农民年增收100万余元。发展集贸市场,收回由个人经营的村集贸市场经营权,市场可设摊位200余个,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8—10万元。五家企业年可解决天门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0余人,年人均收入3—4万元。以环境改善促进农民进步。投资280余万元,完成5800米的栅栏安装、4800米的边沟硬化、新安装路灯宣传栏147个、新建花坛12个。
天门乡垃圾处理厂位于天门乡天门村正屯,2015年8月由县政府投资247万元开工建设,9月初正式运营生产。垃圾处理厂以处理生活垃圾为主,垃圾无需分选,日处理规模为8—10立方米,可有效处理天门乡附近6个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实现村收集、乡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垃圾处理采用鼎地科技集团公司生产的空冷式有机废弃物处理装置,该设备是鼎地科技集团公司率先引进的国际最先进的垃圾处理专利技术,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生活垃圾处理装置。该设备利用辐射热在限定的高温领域内破坏有机物的分子结构,通过无火焰燃烧使生活垃圾保持自燃状态,并对所有有机物进行热分解。有机物垃圾经处理后生成陶瓷颗粒及少量的木醋液,陶瓷颗粒可作为装置自身热源材料的补充、土地改良、除味剂及耐火材料等重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