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尔罗斯后旗”,到底是怎么来的?
白万胜:肇源,史称郭尔罗斯后旗。“郭尔罗斯”一词是蒙古语,汉语释义为“河”之意。最早见于1240年成书的《蒙古秘史》,有“豁罗刺思”、“火鲁刺思”的记载。至今学术界一致公认,古代的“豁罗刺思”一词即为今“郭尔罗斯”一词的同名异记。
辽金时期,以纳仁汗为酋长的蒙古豁罗刺思部迁入松嫩两江汇合处,被称为沿着“江河”的人们。
“郭尔罗斯”一词是蒙古语,意为“沿着江河的人们”
张世纯:蒙古族是黑龙江地区世居少数民族之一。黑龙江流域的额尔古纳河是蒙古族的发祥地,蒙古人从这里走向了辽阔的大草原。大约在12世纪初叶至明代嘉靖年间先后进行了3次迁徙。
经过几个世纪的游牧生活,有的蒙古部落又回流到黑龙江的土地上来。
黑龙江省的蒙古族共分四部,即杜尔伯特部、郭尔罗斯部、扎赉特部、依克明安部,除此之外,还有少数巴尔虎人和外旗蒙古人。辽金时期,古郭尔罗斯部徙牧于第二松花江与嫩江下游沿岸地区,后为元朝的属地。
白万胜:《蒙古源流》中记载:“公元1202(泰和二年),太祖(成吉思汗)四十一岁用兵郭尔罗斯,郭尔罗斯之纳琳汗率二十万郭尔罗斯前来迎战于克哩业库卜克尔地方,彼时有哈布图哈萨尔等四人进战,生擒纳琳汗逐据郭尔罗斯之众。”
公元(贞佑二年)成吉思汗(53岁)再征契丹地,哈布图哈萨尔为左手军,先后攻占了大宁城(北京)、沿海诸城、降占辽东的女真夫哈纳、松嘎乌拉(松花江)、纳兀(嫩江)、逆讨吾儿河(锣匕儿河)等大片上地(其中包括豁罗剌思部)。
《金史·列传》的讫石烈德条中,也有这次进攻郭尔罗斯境内肇州城的详细记述。
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实行“裂土分封制”后,郭尔罗斯之大片土地则为其幼弟贴木哥。斡赤斤的世袭封地。后因其玄孙乃颜叛乱,受到忽必烈打击,其领地和势力逐渐被削弱。公元1271年(至元八年),其孙忽必烈建立元朝,豁罗刺思部归辽阳行省管辖。
公元1547年(明嘉靖二十六年),哈布图·哈萨尔十四世孙奎孟克·塔斯哈刺率部从大兴安岭东麓迁徙至嫩江两岸,建立嫩科尔沁四部。其孙乌巴什取代纳仁汗及其后裔所统治的豁罗刺思部(古郭尔罗斯部),成为新郭尔罗斯部的始祖。
清代实行盟旗制,清顺治五年(1648年),清廷将郭尔罗斯部沿松花江为界划分前后二旗,松花江以北“三肇”之地为郭尔罗斯后旗
张世纯:乌巴什占据了郭尔罗斯之地,与古郭尔罗斯人共同生活在此地。
白万胜:清代实行盟旗制,清顺治五年(1648年),清廷将郭尔罗斯部沿松花江为界划分前后二旗,今松花江以北“三肇”之地为郭尔罗斯后旗(含今肇东、肇源、肇州等地)。全旗境内共划分三个努图克,旗府初设榛子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