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实干争先 递交亮眼成绩单

  来源:黑龙江日报

  礼花满天。徐志文摄

  超越。秦存广摄

  □本报记者 赵宇清

  过去一年,对于七台河来说,是高举旗帜、团结奋进、实干争先的一年。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七台河市委十届三次全会上了解到,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抓发展、凝聚力量促振兴,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改革创新增添新动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城市功能品质实现大提升,民生福祉全面增强,这些成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七台河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台河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坚持走稳煤固基、转型发展、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城市转型实现历史性突破。38处矿井新建改造进度加快,开工34处、投资24.1亿元,开工建设率89.5%;联顺制药、中瑯生物、王田王生物肥等一批项目单机调试或建成投产,万锂泰锂电负极材料二期及分散式风电、宝泰隆氢油充电综合能源示范、勃利县风电制氢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制定实施数字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落实配套政策措施,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推进,培育“奥运冠军之城”品牌,成立“哈牡七”旅游联合体,冰雪体育产业迈出坚实步伐;园区功能日益完善,初步形成经开区、江河省级化工园区、再生资源产业园、勃利国家级现代畜牧产业园、新兴煤化工产业园的特色错位发展布局;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48.12亿元,同比增长17.15%,连续15个月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位。

  七台河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产量20.57亿斤,增长0.48%,实现十九连丰。元盛和牛二期、亿盛源、牧良牧业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分别发展到30个、7个、5个,“东北老勃”区域性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七台河市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成农村公路34条、209公里,改造危桥18座,元明村、马鞍村分别被评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一村一品示范乡村,建成省级美丽清洁乡村20个,村庄“五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七台河改革创新增添新动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市区财政体制改革、“一枚印章管审批”等重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七台河市打造冰雪经济新引擎、勃利县检察院公益诉讼等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创新驱动步伐加快,技术合同成交额1.85亿元。“七台河政企通便民服务平台”上线运营,12345热线接通率、办结率、满意率均达98%以上,一网通办率100%,包联企业覆盖率100%。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出台《人才新政30条》,首次将民营企业引才纳入全市引才计划,建成全省首个县域“博士后研究工作站”,全年引才2512人,同比增长89%,为历史最好水平。

  七台河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减污降碳,开展“冬病夏治”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强化秸秆禁烧管控,空气质量达标比例96.1%,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整治排污口316个、整治率97.8%,11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率100%,全市优良水体比例75%。创森工作纵深推进,开展了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村庄绿化行动,完成造林绿化8719.2亩。

  七台河城市功能品质实现大提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成效显著,完成大同街等38条道路、G229国道70.76公里等改造升级。改造更新各类管网91.55公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106栋老旧住宅楼,惠及群众7527户。七台河市将冠军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新建一批凸显“奥运冠军之城”特色的廊道、雕像,新建景丰路中心绿岛等一批公园绿地,以小切口整治推动环境大变化。

  七台河民生福祉全面增强,民生支出持续提升,解决了一批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干而没有干成的大事难事,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分别同比增长15.4%、8.1%,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四种人群”参保率100%。保中学校、七台河文化中心投入使用,新增普惠性幼儿园5所,新增普惠学位610个,完成9所学校改造任务,中小学多媒体教室覆盖率100%。中国奥委会授予该市“奥运冠军之城”纪念奖杯,短道速滑教练员群体获“龙江楷模”称号,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开工建设,设立省内首支短道速滑运动发展基金,成功承办全国冰雪后备运动人才培养现场会,“七台河模式”在全国推广,向着体育强市扎实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