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本是动词,去掉旧的,换成新的,但对老道外人和大多数老哈尔滨人来说,“更新”是个名词儿,代表一款“名牌”早餐,一种半个多世纪没有变的老味。10月17日,离开棚户旧址,更新饭店六十年第一次搬家。
上世纪五十年代完成公私合营,更新饭店成为保留至今的最后一批国营饭店。在哈尔滨,更新饭店的故事不用讲,每个老哈、老道外记忆里都有那个油渍斑驳的小屋、薄薄的饭票儿、硌屁股的木凳子、闷香酥皮儿的烧饼、二两重铁勺不沉底的超浓豆腐脑……谁也说不明白,何时起,更新饭店悄悄成为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一种生活味道的标志。
就在一个多月前,它带上所有锅碗瓢盆,离开了低矮的老屋。
所有家什 原样搬来
搬到新址的更新饭店已试营业一个多月,刘文霞心里还是不敢放松。作为现任“掌舵人”,更新饭店的两次“更新”都是在她手中完成。
“搬家那天是17日,这辈子印象最深的可能就几件事儿吧,这肯定算一个。”她说。
卖早点的人,干啥事儿都赶早。10月17日凌晨4时,更新饭店全体成员到齐,最后一次在老屋上班,任务是搬家。搬家过程一直持续到当天深夜23时,老店所有桌椅、厨具全部搬走。
老屋的布匾拆下来,本想原样移走、原样安装,可年头实在太长,糟得太厉害,无法保存。于是,原来挂在里屋的牌匾“升格”,稍加粉刷,挂上前厅,以保更新饭店原来的样子。
20年前,更新饭店“更新”过一次,土坯房装修。吊棚、围墙裙、白瓷砖,是那个年代制式的装饰风格。老人儿来吃个熟悉,远客来寻份情怀,此后更新饭店便保持原样,再没“更新”过。
这次搬家,刘文霞也考虑过,要不要借机把崭新的二层小楼装修成“高级饭店”的样子。“可是咱家服务的是老客,装成那样,人家还愿意来吗?”
新店位于南四道街46号,是标准的二层商服,面积与老屋相同,外墙是仿古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原来老店里炉子的位置变成一道楼梯,铺着红地毯;二楼按老房侧屋原样的功能,依然两张餐桌,依然旁边存放粮食。饭店员工发现,搬进景区,秩序、卫生可比生意还重要。原来摆在老屋门外的两口大锅、炉灶,统一挪进了二楼后灶的单间。这口黑铁锅,一米直径半寸厚,店里三人搬了半天。“这样的铁锅现在肯定找不到了,这种煳豆沙的做法,现在也没人这么做了。”一位店员说,他们坚信,别说换锅,就算换个炒勺,味道也许都会变。
所以屋里依然维持老屋原来的陈设,依然人均四元钱的烧饼豆腐脑,依然凭饭票取餐。店里的人也还是两班14个人,六十年,人换了,姓没换,都是接父母的班,继续父母的活儿。
既有不舍 也有忐忑
搬家的感觉,刘文霞觉得充满难以描述的矛盾和忐忑。
“总之就是尽量维持原样吧。”刘文霞手伸进兜里一掏:“你看,老房子钥匙我一直揣着,天天都回去看看。”搬进新址,每天上下班要路过老屋两次,每次都要打开门锁,进屋看半天。该搬的都搬走了,谁也说不上她在看啥。
搬家带回了好多合影,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种加浓色泽的老照片。照片里涂着红嘴唇儿的时髦姑娘们,如今还在店里发饭票,都有了孙女。岁月无情,照片上熟悉的面孔难免失散凋零。
一张老照片中,前排中间满面红光的年轻姑娘是刘文霞,那年她刚接过更新饭店,才30岁。
搬家后,刘文霞开始感觉心里没底。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发现,几十年的老客不差这两条街的路,越来越多的游客也慕名而来,还有标准化的商服和清新的空气……这些都让刘文霞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找个信得过的人“接班”
六十年,更新饭店仅有的两次“更新”都在刘文霞手中完成,刘文霞对得起自己40年的“使命”。63岁,到了考虑接班人的时候了。
可与其他家族企业不同,“更新饭店”这字号,早已不再属于她们自己,而是整个哈尔滨的印记,这么珍贵的东西,要交给谁呢?
女儿跟着她,在更新饭店二十春秋,如今正是当打之年。可刘文霞对女儿接班一事讳莫如深,只言人各有志。
“你们(指记者)认识的人多,给我找一个信得过的人吧!”这话听似玩笑,刘文霞的表情却异常严肃:“当年老领导信我,把更新饭店交给我。现在我上岁数了,更新饭店要交给一个可靠的人,能守住这牌子的人。”
更新饭店的迁移,似乎昭示着一批道外老字号迁离靖宇街棚户区,最不舍的味道都搬出去了。像刘文霞一样,那些决定搬家的人,每天都在关注着、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