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既“高精尖”又接地气的科技盛宴

①新能源公交车立体车库模型。①新能源公交车立体车库模型。
②设备大脑。②设备大脑。
③“智慧科协·科界”展屏。③“智慧科协·科界”展屏。
④超薄柔性印刷电池。④超薄柔性印刷电池。

  □本报记者彭溢见习记者孙铭阳

  “AI合成主播”、超薄柔性印刷电池、“设备大脑”、智慧厨房、骨科机器人……在6月28日开幕的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创新创业优秀成果展上,一项项高精尖且实用性极强的科技展品吸引了众多省内外企业家对接洽谈。

  此次展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黑龙江省政府举办,旨在打造继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创响中国系列活动、海外活动周后的全新创新创业品牌活动,进一步弘扬创新创业精神,传播创新创业文化,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高精尖”技术赋能工业制造

  展会现场,一款超薄柔性印刷电池颠覆了人们对电池的印象,成了当之无愧的“人气王”。只见工作人员用剪刀剪断这款厚度不足0.5毫米的电池,而被它供电的多功能温湿度计却依然亮着。“不论是遭遇剪切、扭转,还是刺穿、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这款电池都可以正常使用。”深圳新源柔性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杨滔滔告诉记者,这款电池可根据用户需求,对电压、容量、尺寸、形状等进行个性化定制,应用在物联网、智能卡片、医疗设备、智能穿戴、交互式印刷媒体等领域。

  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长方体小盒,只需简单编程即可轻松实现多组数据精准感知、处理、智控、预警等。“形象地说,就是给设备装上大脑,赋能工业制造。”微物联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负责人崔灿介绍,这款“设备大脑”在设备上外挂安装后,可通过远程来实现对生产数据的管理和控制,并进行智能分析。

  崔灿向记者展示了一款微安级泄漏电流精准感知及多维分析装置,通过周期内变化波形、温度等多维度智能侦测和动态分析,可实现电气安全预警、设备和器件的老化分析和预警。运用智能型设备安全隐患测控系统,实现瞬态电流抓取和微电信号分析。目前公司与广东、江西等地的高速公路、码头都有合作,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隐患。

  让创新资源开放共享

  中国科协在此次展会带来了名为“绿平台”的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企业科协工作处业务主管唐欢告诉记者,“绿平台”是中国科协“智慧科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创新资源可视化、创新服务产品化和服务产品定价化为切入点,与全国学会、地方科协、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共建共享,帮助科技企业找服务、找设备、找专家、找技术、找资金、找政策,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年会注册人数6499人,签到率100%”。在“智慧科协·科界”展屏上,不仅可实时查询第21届中国科协年会的签到情况和参会人员分布,还能实时了解全国正在举行的其他学术会议分布及其动态。

  规上工业总产值超444亿元,实现20.5%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高达24.3%,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大硅片项目慕名而来……以数字经济为“主角”的嘉兴科技城成为了G60科创走廊上的璀璨明珠。

  据创新创业优秀成果展负责人金志伟介绍,本次展览汇集了历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主会场展示项目51个,展览分为新生态持续构建、新技术蓬勃发展和新动能加速壮大三个展区。希望通过举办本次成果展集中展示创新创业丰硕成果、总结推广双创案例经验,积极推动全国创新创业成果落地,助力东北经济振兴,服务龙江建设发展。

  新动能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上班堵车迟到、放假回家堵在路上、自驾出游交通拥挤影响心情,近年来这些问题困扰了越来越多的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在解决现代人出行难的问题上开辟了新路径:智能立体车库和慢行交通。

  一座一人多高的三层新能源公交车立体车库模型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这里每辆车的平均存取时间在113秒左右,充电时间也可以灵活控制在2~6小时。”中建钢构研究院负责产品开发的工作人员廖彪告诉记者,这款新能源公交车立体车库由中建钢构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公交车智能立体车库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目前,我们在广东省惠州市建了一处四层的新能源公交智慧车库,占地面积220平方米;在深圳市刚刚签约一座九层的新能源公交智慧车库。”廖彪介绍,中建钢构智能立体车库产品包括乘用车、自行车、公交车三大类。“新能源公交车智慧车库布置灵活,既适用于较小的碎块化公交站,又适用于较大的公交综合场站。”

  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建设智慧城市,源自欧美的慢行交通理念逐渐走进人们视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谓慢行交通是以步行、自行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交通主体,解决城市快慢交通冲突、连接城市“碎片化”绿地、提升景区慢行休闲体验的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国内慢行交通领域的先行者,中建钢构建立了从技术研发、项目规划、产品设计、生产建造到运营维护的产品平台。其中,2016年建造的厦门空中自行车专用道是全国首条、世界最长空中自行车车道,总长度7.6千米,保障了市民绿色出行。

  本报记者蒋国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