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黑龙江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这些问题是今后环保重点……

  来源:黑龙江日报

  开展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是一项重大国情调查

  是全面摸清

  生态环境家底的一次实际行动

  在6日举行的《黑龙江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林奇昌,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综合处处长迟晓德,省统计局能源处处长付庆武,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处长李亚立介绍了我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

  林奇昌介绍,我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从2017年开始进行,经历了前期准备、全面普查和总结发布三个阶段,耗时三年多调查全省52252个普查对象,获取了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的基本信息和污染物排放情况。

  据普查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省工业污染源27584个,畜禽规模养殖场6477个,生活污染源17824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367个。从地域来看,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大庆市、牡丹江市5个地区合计占全省工业源普查对象总数的71.97%。从行业来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农林牧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木材加工、金属制品业5个行业合计占工业源普查对象总数的52.11%。此外,我省机动车保有量455.58万辆,农业机械柴油总动力5451.36万千瓦。

  林奇昌表示,此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在摸清了我省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污染源信息数据库,为生态环境管理发挥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作用。同时,普查结果反映了我省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为“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林奇昌说,与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数据比对,全省污染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2017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别降低了45.62%、66.28%,工业企业废水处理、脱硫、除尘等设施数量分别是2007年的4.2倍、6.3倍和1.6倍。2017年畜禽规模养殖场粪便和尿液资源化利用比例分别达到了90%和82%,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增加了12.5倍,处理能力增加了4.8倍。

  林奇昌表示,目前,我省仍面临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7项污染物的排放量较高;很多污染源涉及的主体多,治理和监管的难度较大;重点流域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任务艰巨等诸多问题。通过普查,这些问题将成为未来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

  李亚立表示,通过农业污染源普查,全面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打好农业污染防治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为建设绿色大粮仓提供了有力支撑。

  付庆武说,普查中省统计局从专业技术角度规范实施方案、提供相关数据、审核普查报告,确保普查结果真实全面准确。

  迟晓德介绍,今年4月至6月,国家、省、市(地)三级普查机构分级组织开展了不同层面的验收工作。我省污染源普查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普查验收,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