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夜航 记者 李璐)急救车,在每座城市,都被看作是流动的生命线。哈尔滨的冬天里,心脑血管疾病会紧跟着冷空气,突然造访某一个家庭。

  他年过八旬 在救护车上女儿还在埋怨他喝酒

  狭窄的楼道和小区里随意停放的车辆,考验着120急救车的担架员和驾驶员,急救车载着年过八旬的患者和他的女儿,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开辟出了一条生命通道。

  这位患者的女儿说,父亲虽然八十多岁了,但是离不开酒,所以女儿忍不住一路抱怨。但是,时间不能倒流,喝酒也不是心梗的唯一诱因。听着老父亲的呻吟,女儿也就沉默了;这个哈尔滨的小家庭,可能要彻夜不眠了。

  她73岁 女儿一秒不敢耽搁飞奔赶回

  同一天晚上,长年在北京漂泊的曲玉玲也经历了同样的惊心动魄。73岁的老母亲突然心梗发作、被从老家嫩江县转送到了哈尔滨。接到电话,曲玉玲搭乘最早的航班赶了回来。

  曲玉玲心里始终有个心结。几年前,父亲临终的时候,自己就没能及时赶回家。听家里人说,父亲临终时,一直用手指着窗外,而自己当时正在回家的路上。如今,只剩下母亲一位老人了,自己一刻不敢耽搁的赶回来。因为那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在曲玉玲眼里,年过七旬的老母亲就是个小孩子,手术之前,她要求进病房去给自己的老宝贝打打气。她告诉妈妈放心手术,自己就在门外等着。

  他32岁 心梗偶尔也会找上中青年

  心梗,曾经只盯着老年人,但是这些年,它偶尔也会找上中青年。12月28日晚上6:40,32岁的姚宁被推进了哈医大二院的胸痛中心,虽然他意识清醒、口齿清楚,但是心电监测提醒,姚宁的心血管出现了大面积梗塞,随时有生命危险!

  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医生刘芳介绍,心肌细胞死亡一部分以后,就没有再生的可能,所以对于心梗患者来说,就是四个字“争分夺秒”。

  姚宁是一名音乐老师,一个小时之前,正在教授吉他课程的他突然开始胸闷气短,学过急救知识的他含服了两片硝酸甘油之后,不见症状好转,就赶到了这里。

  听到医生的建议,姚宁不敢犹豫,同意立刻上台手术。手术前需要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这是不能轻易省略的程序,可姚宁的直系亲属远在双鸭山,医生只好打电话通知。

  突发疾病容不得耽误,送姚宁来的朋友代签了家属知情书;医生和患者的沟通没有障碍,这给姚宁省出了大量急救时间,同时也意味着,医生可以帮姚宁留住更多的心肌细胞。

  晚上6:50,也就是姚宁被推到这里不到十分钟,姚宁就进了手术室,手术不必全身麻醉,这个身高将近1米9的大小伙,忍不住紧张了起来。

  紧张,可能是每个患者术前的必修课,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总能找到轻松的话题,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他们的情绪平静下来。可是,刚被扶上手术台,姚宁突然开始剧烈地颤抖。颤抖并非全是心梗所致;而是过度的紧张。

  医生患者同龄 一个充满信任 一个尽心尽力

  这台手术,患者姚宁和术者任雪峰都出生于1985年,这两个同龄人,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碰到了一起,一个充分信任,一个尽心尽力。刚过晚上7:00,任雪峰在姚宁的右臂上注射了麻药、建立了导丝通道,姚宁逐渐停止了颤抖;接下来,一根不足三毫米的导丝被缓缓穿进了姚宁的桡动脉里,慢慢向血管的梗塞部位靠近。

  这种手术需要借助射线采集图像,电离辐射是不可避免的,手术台上的患者只经历这一次,辐射量微乎其微,完全能忽略不计,可手术室里的医生却是年年月月地“吃射线”,为此,每逢手术,医护人员都得套上20斤左右的铅衣防辐射。晚上10:00,滞留在血管里的血栓被抽出来了,医生扫描确认,姚宁暂时不用支架,这也就意味着,姚宁的手术成功了!

  急诊室里护士盯着每位患者的心跳 那是生死大事

  晚上10:30,心脏病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都熄灯休息了,但是医护人员值班室依然灯火通明。墙壁上的大屏幕,一条线代表一个重症患者的心跳,刘冰今晚值班,她要一直盯着这些心跳,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在患者的病床边,值班医生和护士也会24小时守护。

  而在重症监护病房门外,患者家属在等待、在祈祷,他们的表情里有焦灼、有疲惫。他们的心跳,可能因为医生的呼唤变快;他们的声音,可能因为连日的担忧嘶哑。而在零下20多度的冬夜里,哈尔滨的60多辆120急救车、每辆车里的四人急救小组不能等、不能停,他们的每个任务,都是生死大事。

  当心心梗前的每一个前兆

  胸闷气短,或者牙齿以下、肚脐以上任何一个部位突发疼痛,都可能是心梗的前兆。在黑龙江这片高寒地区的土地上,心梗的发病概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到五倍;心梗患者的生命,都是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与时间赛跑、抢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