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兰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严峻考验,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为统领,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砥砺奋进、务实重干,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呈现出崭新局面。

  与2011年相比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步增长。预计2016年,全县GDP实现190亿元,年均增长1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1亿元,年均增长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2550元,年均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890元,年均增长6%。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十大影响力乡村游目的地•黑龙江最美小镇”等多项殊荣。

  据了解,依兰县将全力实施产业强县战略,提升振兴发展实力。通过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实现县域经济全面振兴。

  实施现代农业调优工程,在加快农业发展上实现新作为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障体系、经营体系,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力实施“减米、扩稻、增豆、兴特”工程,大力发展红菇娘、万寿菊等特色经济作物。全力发展绿色北药产业,叫响“关东药都”品牌。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绿色有机农业发展,保证为粮食、乳品、肉制品等精深加工项目提供充足优质的原材料。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着力调整农民收入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保障体系。推进丹青水库、松花江干流和牡丹江、倭肯河支流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力打造百万亩水田工程。增加农机装备总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鼓励支持电子商务发展,保障农产品“卖得好”。三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规模流转,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合理流动。

  实施主导产业提速工程,在培植支柱财源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做优存量、扩大增量,全面构筑支撑依兰经济全面振兴的特色主导产业体系,以产业的大提速实现经济的大发展。一是做深煤化工产业。支持240万吨竖井等项目建设,推动煤炭精深加工,大力发展煤矸石烧结砖、磨细粉煤灰等建材产业,努力把达连河打造成为哈尔滨市的化工产业专业园区。二是做大新能源产业。加快风能资源开发,创新风电消纳模。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完成丹青水库电站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牡丹江长江屯水电站工程和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加快光能资源开发,推进实施“光伏+”工程,启动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加快生物质能源开发,推进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秸秆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切实将依兰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和应用示范基地。三是做强健康食品产业。支持华润雪花啤酒(依兰)有限公司扩大产能,积极培育区域性知名品牌。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及食品研发机构、食品加工企业的战略合作,深度开发食药结合的健康食品。四是做活商贸物流产业。启动松花江依兰港区货运码头建设项目,切实把依兰打造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

  实施文化旅游提档工程 在增强发展活力上实现新提升

  坚持抓优势、挖潜力、增实力,积极培育优势产品、提升服务能力、叫响核心品牌,全力向文化旅游强县目标迈进。一是立足资源禀赋,培育文化旅游优势产品。全力打造内涵丰富、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古城依兰旅游核心产品。围绕北药种植等特色产业,增加农业观赏采摘、度假体验、健康养生等功能,积极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打造乡村旅游经典产品。二是加强基础建设,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能力。全力推进五国城、北药基地和丹青河等景区开发建设。全面加强和改善全县主要景区(点)道路、停车场及水、电、通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游客服务中心、自驾游营地建设,加快核心景区(点)餐饮住宿、娱乐休闲、消费购物等服务设施建设,形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备的文化旅游服务体系。三是强化营销管理,打造文化旅游核心品牌。全面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推动依兰文化旅游市场繁荣发展。坚持以精细服务打造品牌、媒体宣传提升品牌、节会推介宣传品牌、游客口碑树立品牌,营造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依兰文化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切实将依兰打造成为夏季避暑休闲旅游名城。

  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GDP同比增长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