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黑龙江|要闻|鲜城|旅游|美食|时尚|城市|汽车|财经|健康|教育|惠购
广告
佳木斯

新浪黑龙江>佳木斯>教育>正文

早教重在培养健全人格

2016年05月29日 09:14 半月谈  评论(0人参与

 

  早教是否有必要?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可早教究竟应该教什么?“大量的研究早已证明,拥有健全的人格是个体幸福生活的前提和保障。”湖南省学前教育学会副会长崔红英说,早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孩子形成健全人格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首先是学习与人相处的方式,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规则意识。西安市第一保育院保教主任王昆说,早教就是给予孩子一个社会化的环境,让他能够逐渐适应社会。“我们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缺少同伴,早教机构的课程设置应该让孩子们学会合作和分享。”

  崔红英说,3岁之前,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充满探索欲望且能积极表达和控制自己的孩子。“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如生活自理能力、与同伴相处的能力、对规则的理解与遵守、对任务的坚持等。”

  事实上,很多发达国家对此有明确规范。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在上小学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所谓“早教”的重点应放在基本社会常识(不允许暴力、不大声喧哗等)、动手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等)、情商等的培养上。

  其次,早教应该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在专业早教教师的指导下,父母和孩子一起游戏,能让孩子深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帮助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的确立,有助于孩子将来对社会环境和他人的认同。在游戏的情境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有利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形成。从长远来看,一个亲近社会和他人、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崔红英说。

  最后,促进身心发育、智识培养也是早教的一个内容。崔红英指出,3岁之前的孩子,需要充分的活动和适宜的信息刺激,以促进其身心发育,这包括身体动作、语言习得、认知与情绪发展、艺术感知等内容。

  河南一家早教机构的负责人陈倩用“童蒙养正”来概括早教。“早教就是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特点以及敏感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促进孩子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陈倩说。

  需要注意的是,智识培养不等于技能培养。如果以认识多少字、会弹几首曲子来衡量早教的效果,那就大错特错了。“不当教育和过度教育最大的危害在于,婴幼儿可能从小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崔红英说。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