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黑龙江|要闻|鲜城|旅游|美食|时尚|城市|汽车|财经|健康|教育|惠购
濠电姴鐥夐弶搴撳亾濡や焦鍙忛柣鎴f绾剧粯绻涢幋娆忕仾闁稿﹨鍩栫换婵嬫濞戝崬鍓扮紓浣哄Х閸犳牠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
佳木斯

新浪黑龙江>佳木斯>教育>正文

“要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2016年05月29日 09:14 半月谈  评论(0人参与

 

  “进行早教,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河南省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长赵悦玲说,0~1岁是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建立的时期,这时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无条件地满足和陪伴;2~3岁是幼儿卫生和生活习惯、规则意识建立的时期,这时需要父母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采访中,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均表示,早教的重要内容,就是父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而早教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指导父母成为称职的教育者。因此,除了教孩子,家长也是早教的对象。

  “孩子只是早教的一部分,早教的过程也是为了让父母能真正了解孩子。孩子就像大树上的叶子,每一片都不一样,完全按照书本上的方法,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郑州一家早教机构的老师瑞瑞说。

  “现在一些家长,认为早教是教育机构的事,自己一周陪孩子来上两节课就行了,这样的早教,效果其实微乎其微。”赵悦玲说,早教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家长的教育,让父母学习如何与孩子互动。

  崔红英指出,当前,我国尚缺乏对于亲子教育的规范和指导,这也是造成家长育儿功利倾向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规的早教机构,不仅仅给家长提供亲子游戏的机会,还应该指导家长成为称职的父母。当家长掌握了科学的育儿观之后,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才会更有质量,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很多早教机构只关注与家长经营好关系。”崔红英说。

加强监管,规范早教机构运营

  “我国早教目前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国家对早教机构的指导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高级早教顾问蔡景昆表示,针对早教市场方兴未艾、早教机构良莠不齐的现状,应从提升师资水平、严格市场准入、建立监管体系等角度,全面规范早教行业发展。

  招不到优秀的老师是陈倩最大的担忧。“早教老师普遍年轻,专业程度和稳定性都不够。”陈倩说,早教教师需要较高的业务素养,不仅要掌握教育学,还要有心理学、卫生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这都需要专业的教育培训。

  赵悦玲指出,当前要改变“有钱,找个地方,办个营业执照,买些课程,聘俩女孩,就可以开办早教机构”的现象,应从国家层面研究制订早教行业准入标准。

  崔红英介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对0~3岁和3~6岁儿童教育的管理,分属两个部门,前者归全国妇联,后者归教育部,这就带来了目前两个板块的脱节。

  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教授袁爱玲建议,明确教育部门作为管理责任主体,对早教机构的设立、收费、教育标准、师资质量、安全设施等方面承担审批监督考核责任,实行早教机构须经教育局审批备案方可营业的准入制度,提高准入门槛,降低营运风险。

  2013年,教育部在上海市、北京市海淀区等14个地区启动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试点从明确管理体制、合理配置资源、培养培训师资、加强规范管理、合理分担成本、促进内涵发展等六个方面进行,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充分整合公共教育、卫生和社区资源,努力构建以幼儿园和妇幼保健机构为依托,面向社区、指导家长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体系。随后,青岛、南京等地相继出台对0~3岁早教机构的管理文件,明确了办园标准和师资要求。

  “我们对试点工作充满期待,希望国家能够加强对早教的研究,尽快启动对早教的规范与管理。”崔红英表示,当前应组织专门的团队,研究婴幼儿喂养、生长发育监测、营养指导以及情绪与社会性、语言、智力等方面教育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出台“0~3岁婴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早教机构管理办法。

  日本一家保育园通过教授洗手操让孩子学习正确洗手方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季春鹏摄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