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黑龙江|要闻|鲜城|旅游|美食|时尚|城市|汽车|财经|健康|教育|惠购
广告
佳木斯

新浪黑龙江>佳木斯>教育>正文

发达国家如何实施早教

2016年05月29日 09:14 半月谈  评论(0人参与

 

  相比中国家长对早教的追捧,在很多发达国家,早期教育理念虽然深入人心,但早教市场却并不十分火爆。这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家长和教育专家并不认可超前学习、“赢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提供了质优价廉的早教项目,进而促进了早教市场的有序发展。

芬兰:禁止幼儿学习超龄知识

  芬兰幼儿教育学家、约恩苏大学教授安娜莉·尼科在《北欧童年与早期教育》一书中指出,芬兰的早期儿童教育强调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并为每个孩子成长为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提供机会。早教的目的是使所有孩子都成长为“能够做出负责任的决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照顾他人,并在需要时为他人提供帮助的成年人”。

  这一理念不仅适用于芬兰的幼儿园教育,同样适用于课外早期儿童教育,并为整个社会所认同。

  在芬兰,课外早教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音乐、舞蹈、体育和美术等各个方面。但向学龄前幼儿教授母语、外语及数学等知识性内容的课外班,却是闻所未闻。

  芬兰幼儿教育专家不主张提前向幼儿灌输超越年龄的知识,诸如:母语、数学和外语等。一位在芬兰幼儿园担任学前班老师的朋友告诉记者,芬兰教育部颁发的《早期儿童教学大纲》甚至不允许幼儿园老师向未上学前班的6岁以下儿童教授字母和拼读等。

  这位老师说,她班上的十几个孩子都有1到2个课外兴趣班,包括舞蹈、乐器、冰球和足球等。一些家长表示,他们让孩子上兴趣班,并不是期望他们将来成名成家,而只是为孩子发展兴趣爱好提供机会,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希望他们在幼儿园之外的环境中能与其他孩子和睦相处,交到更多有共同爱好的朋友。

  除了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外,一般的兴趣班收费都很合理。像舞蹈、绘画、手工和陶艺等,每个孩子每学期平均100多欧元,是芬兰普通家庭都能承受的。

  芬兰政府支持以培养幼儿兴趣爱好为目的的早教机构。为使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能有机会发展个人爱好,教育部通过地方政府向这些机构提供资助,使其能维持合理的价格。芬兰教育部在2014年制定的《2014~2018年儿童文化政策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进一步增加对课外教育机构的资助,提高儿童参与兴趣班的平等性,使低收入家庭能够负担得起孩子参加兴趣班的费用。

  社会组织、团体及个人也会提供资助。不久前,因有人抱怨孩子上冰球班学费昂贵,芬兰能源公司ST1董事长米卡·安托宁决定,在芬兰冰球协会旗下建立基金会,由他个人每年出资110万欧元,专门资助有兴趣学习冰球的低收入家庭孩子。

  此外,芬兰还有大批志愿者,贡献他们的业余时间,免费为孩子们组织兴趣班。

  在芬兰,地方政府有责任对课外教育机构的场地、师资、教学内容等进行监管。特别是对其定价进行监控,要求这些机构维持合理价格,确保所有孩子都有机会参加兴趣班,使他们发展个人爱好的梦想都能得以实现。

日本:覆盖学前教育的保育园制度

  在日本,保育园负责接收0岁到小学入学前的儿童,记者在东京一所保育园就见到过还在摇篮中的婴儿。通常日本家庭在孩子1岁左右就将其送入保育园,所以,日本幼儿实际上是在保育园接受早教教育的。

  2010年,记者的孩子在1岁多时进入了东京的一所保育园,同班的10多个孩子大多在1岁左右,有的还不会走路。当时保育园虽然由于翻修而在公园里新建了一个临时校舍,但条件依然不错。保育园的老师们为这些牙牙学语的幼儿提供了细致的照料,换尿不湿、脏衣服等自不必说,读绘本、做游戏、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等活动也是丰富多彩,赶上好天气时,还会把孩子们放进特制的推车外出游玩。

  据记者了解,日本也有一些早教机构,如宝宝手语教室等,主要是面向尚未形成语言能力的婴幼儿,帮助家长更好地和婴儿沟通交流。但由于有了涵盖低龄幼儿的保育制度,日本家长并不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种社会化早教班。记者认识的很多朋友都表示,不会特意将孩子从小就送到早教机构去。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