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哈尔滨政府网

  原标题: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议

农工党哈尔滨市委员会建言农工党哈尔滨市委员会建言

  哈尔滨市作为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城市之一,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达20余万人,老人医疗养老问题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而我市在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一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严重不足,目前养老机构中“医养结合”型仅有6家,实际拥有床位不足2000张,一张床位有百余位老人等候。二是社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严重脱节,设置护养院的仅有5家,仅占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的1.4%。三是医保政策支持不到位,使得多数老人放弃了康复的希望,同时也制约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快速发展。四是严重缺乏专业护理人员,职称晋升困难,收入有限,很难留住高资历高水平的医生。为破解这些问题,使老年人生活有尊严、有质量,提出以下建议。

  (一)大力加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设。一是大力支持养老机构开设医疗卫生机构,对床位数达到100张以上养老机构鼓励开设医疗机构,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二是支持社会资本开设“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给予和公办养老机构同等待遇。三是把社区医疗机构纳为养老机构组成部分,鼓励支持社区医疗机构转型为老年护理院,重点加强护理型养老床位建设,提高失能、半失能护理床位比重,将长期照护与临床相结合,使老年人一旦发病,能得到及时、专业的服务,提升护理质量。

  (二)科学制定“医养结合”的服务标准。一是制定严格的准入退出制度。对建设标准、收费标准及设备配置、医疗水平等方面要有明确要求。二是“医养结合”机构的医疗主体业务区的业务及收费应纳入医保定点和统筹,执行医疗物价。三是允许设立一些特许收费项目,让经济基础条件不同的家庭群体按医院提供的服务套餐标准自由选择,形成差异化的“医养结合”服务层次。四是从公益性角度出发,在“医养结合”等养老机构诸如改扩建工程、税收等方面予以优惠。

  (三)多措并举破解护理资金难题。一是鼓励社会资金赞助扶持老年护理事业发展。二是改变政府定价的方式,区分医疗护理与生活护理的收费,医疗护理方面的,按现有标准执行,生活护理方面的,则引入市场机制,以切实解决收费标准过低、养老机构收支失衡问题。对于家庭困难确实无法按市场价支付生活护理费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倡导由政府通过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其提供基础性护理服务。三是建立和推行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由财政和个人按照一定比例出资,尽快开展政府扶持下的长期护理商业保险,为解决老年人长期护理的费用问题提供制度化保障。

  (四)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一是将入住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需要长期护理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二是对入住医养结合老年护理机构的严重失能半失能老人在现行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可设定一定的医疗保险基金报销比例,切实解决经济负担较重老人的实际困难。三是适度放宽医保支付范围,开设家庭病床,对符合家庭病床认定条件的、居家养老接受日间照料的,相关部门要按照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大报销的额度。四是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风险分担作用,积极引导保险公司开发适应“医养结合”需要的商业护理保险、健康险、意外险等多种保险险种。

  (五)大力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一是在市级中专、职业学校增设老人家政、护理专业,或者在医学院校及卫护校增设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内容,使学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进行捆绑,拓宽学员就业渠道。二是相关部门要积极举办养老服务队伍培训班,对目前敬老院和养老院的护理人员、涉老单位有关工作人员、医院护理员、进城务工人员、从事养老服务的下岗再就业人员、家有老人或自身有保健要求人士及所有有志于从事家庭健康护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三是对于在“医养结合”机构工作的医护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等待遇方面应等同于普通医疗机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