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ZAKER 哈尔滨

  原标题:2019 虎豹跨境保护国际研讨会丨中俄交界建“走廊” 让野生虎豹“跨境溜达”

  ZAKER 哈尔滨记者 王越

  7 月 28 日,“2019 虎豹跨境保护国际研讨会 ”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幕。会议将围绕全球大型猫科动物特别是虎豹种群保护涉及的监测技术、种群及栖息地恢复、保护地景观资源配置、人兽冲突解决等相关技术和政策问题展开讨论,探讨建立虎豹种群跨境保护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国家林草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姜广顺以《东北虎豹保护与管理研究进展》为题做了大会主题报告。

资料图资料图

  “ 虎豹保护的核心是种群、猎物和栖息地。” 姜广顺说, 从 2000 年到现在,基于 DNA 和红外相机技术的应用,使得虎豹保护研究更进了一步。我们的保护平台拥有近 20 年的经验积累,其中监测到东北虎的红外相机视频片段有 4000 多个,豹 600 多个,发现吉黑两省的虎豹分布范围已经超过 12000 公里,这些研究成果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总体规划及虎豹分布信息提供了依据。

  姜广顺说,目前研究中心正在应用景观遗传学等方法来研究虎豹种群扩展中的遗传障碍和物理隔离。从 2013 年到 2015 年,研究中心通过比对我国和俄罗斯的虎豹数据,发现我国和俄罗斯的 17 只虎,42 只豹的种群是共有的,此数据已经在亚太经合组织网站发布。“ 俄罗斯和中国小兴安岭交界的地方,已经有十几只东北虎野化后并定居,希望他们将来扩散到中国。” 姜广顺说,下一步希望中国和俄罗斯的山之间的 “ 走廊 ” 能够顺利打通,让野生虎豹可以来回溜达。

  姜广顺说,以前,野生东北虎在中国的密度很低,现在大型猎物的密度还是不高,但是小型猎物密度在全面恢复。基于此,研究中心正在研究虎的猎物,针对栖息地保护来保护这些有蹄类动物。根据卫星跟踪、栖息地评估、人为干预等办法恢复和改善有蹄类栖息地。经过研究发现,在中国有两万平方公里的栖息地适宜野生东北豹生存,理论上可容纳 190 只东北豹。

  “ 近年来,随着我国天然林棚户区改造和天然林全面禁伐,以及林木蓄积量的增加,虎豹保护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 姜广顺说,现在中心也在研究社区发展和虎豹保护的关系,最终能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他也希望借助本次会议,让中俄及其他国家的虎豹研究团队共同组成国际科研团队,提高全球野生虎豹的保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