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年味越来越淡?咱龙江人这样闹新春

  来源:生活报

  生活报记者薛宏莉

  春节的脚步日渐临近,可是很多人却在感叹年味越来越淡。尤其今年,哈尔滨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更是让一些人对春节少了些期盼。

  不放烟花爆竹,年味就淡了?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用各自的方式,把春节过得有声有色:蒸花式馒头、办家庭春晚、带乡邻跳大秧歌、用手工作品装点新春家居……还有家庭传承和创新并举,除夕给长辈“拜亲”,家宴上评选最佳媳妇、女儿。

  在他们眼里,时间会变,但用心经营生活的心境不变。年味,一如生活,就看你如何用心打造。

  穆棱巧手农妇

  蒸出60多种“花样馒头”迎新春

  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这是北方人再熟悉不过的民谣了,也道出了北方家庭过年的传统习俗。

  为啥过年要吃馒头?因为做馒头要发面,还要上锅蒸,寓意着发财和蒸蒸日上。白白的大圆馒头,还有阖家团圆、生活圆满之意。

  家住穆棱市下城子镇仁里东村的段遵英,每年春节前,都会蒸上几大锅馒头,一部分留着过年吃,一部分送给亲朋。她做的馒头,和市面上销售的“大白馒头”不同,用菠菜、胡萝卜、火龙果、南瓜等食材榨汁和面,不但把馒头做成了彩色的,而且造型各异:白色的天鹅,金色的元宝,紫色的花朵,绿色的小鱼……最漂亮的是她做的枣山馒头,远远看去,宛若盛开的牡丹花。

  段大姐说,蒸花式馒头是村里女人们的拿手活儿。“我们村,大多数村民祖籍山东。山东人喜欢吃面食,村里长大的女人们,从小就看着家里的长辈蒸馒头做面食,都跟着学到了不少好手艺。每年过年,家家户户都忙着蒸馒头。巧手的女人们就会用面做出各种造型的馒头。”段大姐在村里有六七个走得比较近的伙伴,大家经常聚在一起唠家常、做美食、说说笑笑蒸馒头。“我们几个蒸馒头,谁弄出了新花样,我们就都跟着学。比着练着,手艺也就越来越精了。”

  段大姐做花式馒头没有啥“章法”,心里想到啥就用面做什么造型。有人帮她粗略统计过花样,大约有60多种。

  为啥蒸馒头这样用心?她说,现在餐桌丰盛,年节都不知道想吃啥了,“我儿子在北京读博士,每年过年我都问他想吃啥,他答不上来,我就琢磨着弄点儿不一样的,吃个新鲜感”,于是就有了花式馒头。当然,这只是她为家人精心烹饪的一项。

  “五颜六色的馒头,也能为春节再增加一点儿年味。”段大姐说,现在过年,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城里,亲友相聚,一般在除夕夜吃完饺子,就回家守岁了。“我今年53岁,在农村,这个年龄都已经有第三代了。但是,我家儿子还没结婚。过年,一家三口在家时,总觉得冷清。但是,每当把这些热气腾腾的花式馒头端上餐桌时,就感觉,气氛立刻变得不一样了,好像预示着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儿子的学业都会蒸蒸日上。”段大姐笑着说。

  哈尔滨六旬老太

  做百余只“吉祥猪”布偶送亲朋

  “正所谓新年新气象,新的一年意味着全新的开始,家居生活自然也不能含糊。一个极具新年气息的家,能让你满载快乐,也能深刻感受到浓郁的节日气氛……”说这话的,是家住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庆小区的67岁巧手老人王先,她每年春节都在用剪纸和布艺作品,装点着自己的家。

  今年,王阿姨买了二十多米的红花布,制作了上百只小猪布偶,只给留了一只给自己,其余的都送给了亲朋好友,“小猪寓意吉祥,是福气的象征,我希望用它给大家讨个好彩头。”

  王阿姨是从三年前开始接触布艺制作的。她一直喜欢剪纸,还在社区办了免费剪纸班。因为剪纸,可以经常参加一些交流活动或者文化博览会,这期间就看到一些手工艺者展出的布艺作品,这深深地吸引了王阿姨。于是,2015年,她到老年大学报名,学习了两期布艺制作。因为有了剪纸的功底,她在剪裁布艺方面,也很得心应手。“心灵手巧+爱琢磨”,很快,她制作的布偶就有模有样了。2016年春节,她设计制作了大红色的双鱼挂件,寓意年年有余;2017年春节,设计制作了寓意红火的布艺辣椒串;2018年春节,设计制作了小布狗“旺财”……她还把布艺融入到剪纸艺术中,用大红花布剪出福字,配上彩色的蝴蝶,把新春家居烘托得年味十足。

  今年是王阿姨最忙的一年,她制作的小猪布偶,亲朋好友抢着来要,已经送出去了上百只。“最初买的十几米花布都没够用,我又买了八米,”王阿姨说,因为今年不让燃放烟花爆竹了,很多人觉得年味更淡了,就想各种办法烘托年味,于是她的小猪摆件成了抢手“年货”。

  王阿姨的小猪有大、中、小和最小四种,每四个一套。大的是靠枕,她把它送给了一些老伙伴,既能摆着,还能靠着休息;中号和小号是一对“夫妻”,她把它们送给了子女没有结婚的朋友们,希望他们能早日如愿;中号、小号、最小号是“一家三口”,她把它们送给家里即将添人进口或有可能添人进口的家庭,希望老伙伴们早点儿抱上孙子、孙女。每一个小猪,都浓缩着她满满的新春祝福。

  本组图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本组图片由生活报记者张清云摄

翟家人办“家庭春晚”的照片翟家人办“家庭春晚”的照片
李波和老伴、儿子、孙女一起表演李波和老伴、儿子、孙女一起表演
李波李波
年丰家的全家福照年丰家的全家福照
关怡娟的家人一起用手机猜谜关怡娟的家人一起用手机猜谜

  生活报记者薛宏莉

  (上接A02版)

  鸡西一个60多口大家族

  连续多年除夕“拜亲”评最佳儿媳

  鸡西的“翟家”是一个有着60多口人的大家族,几十年里,他们一直保持着聚在一起过年的传统,这在城市生活中是不多见的。更特别的是,翟家人曾连续22年自办家庭春晚,还因此成了央视纪录片的拍摄题材。尽管这几年“家庭春晚”没有再继续办,但是其中一些“经典节目”传承了下来,比如祭祖、拜亲以及“最佳儿媳”“最佳女儿”的评选等等。

  43岁的翟羽佳,是这个家族现在的第二代。她告诉记者,父辈兄弟姐妹七个人,她的父亲是老三。自打童年记事起,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叔叔婶婶,以及他们这些晚辈,就都聚在一起过年。“那时候,爷爷奶奶还在世,有几年,爷爷的兄弟也被邀请到我家一起过年。当时,我们在农村生活,家里的三间瓦房挤满了人,感觉一错身,就会碰到别人。因为聚在一起过年的人多,妈妈几乎是一进腊月就开始忙着蒸馒头、蒸豆包、切酸菜、买冻货……”后来,翟家兄弟陆续搬到了鸡西市生活,但依旧聚在一起过年。而且,每年过年他们不但要祭祖,晚辈还要给长辈磕头,翟家人管这个叫“拜亲”。

  翟羽佳说,当年,她们都是小孩儿时,家里的长辈就让他们在春节聚会时表演节目,家里人多、孩子也多,所以节目非常丰富。后来,她们的下一代,甚至是懵懂的下两代,也都相继参与到了表演中。家族里,她的一个妹妹很有组织能力,提出给大家编排一下,于是就有了他们的家庭春晚。2012年的翟家春晚,是最热闹的一次。一共准备了28个节目,是历年来节目最多、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包括双簧、小品、歌舞、游戏、魔术等等。

  翟家的春晚一直办到了2014年。后来,由于家族成员远迁等原因,“家庭春晚”不再作为聚会的重头戏,但家族里各家人聚在一起过年的传统没有变,而且祭祖、给长辈磕头(他家人叫“拜亲”)以及从2012年出现的“最佳儿媳”、“最佳女儿”评选活动都被沿袭了下来。为啥要弄这样一个评选?翟羽佳告诉记者,他父亲觉得家族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好儿媳的贡献,于是提议设立了“最佳儿媳”评选。每个已婚家庭成员只有一次投票权,最终用票数说话,胜出者可以获得现金大红包。2012年,以最高票数获奖的是翟家二哥的二儿媳宋喜娥。翟家老二老两口在山里种地,由他们的二儿媳照顾家,她对老人、孩子那是没得说!2013年度获奖的是翟家老三的二儿媳姜琳,2014年,历年来仅仅一票、两票之差的翟家老五的二儿媳孟雪获得了“最佳儿媳”。后来,翟家又推出了“最佳女儿”的评选,因为翟家人觉得,女儿在自家是女儿身份,到了婆家也是媳妇,女儿做得好,不但是家风的体现,也是儿媳的榜样。就这样,在一年年的评选中,翟家的女儿比的不是谁衣服漂亮,谁能说会道,而是谁对老人好,谁在家里最贤惠。

  家里人口多,对于新进门的媳妇来说,“拜亲”是一个难题。“一边叫着称呼,一边拜年、给长辈磕头”,翟羽佳说,新进门的媳妇不像她们,打小就年年磕头,都习惯了,有的记人的本领不高,第一年磕头,真的“磕迷糊了”,甚至把称呼都叫错了,即使这样,大家也就哈哈一笑,也为新年增加了不少乐趣。

  富锦一农民

  带领全家办了十八年“村级春晚”

  如果说,段大姐、王阿姨是用“一己之力”烘托年味,那家住在富锦农村的李波,则是“全家总动员”,甚至可是说是在进行“全村总动员”。

  66岁的李波,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就喜爱表演,在他的影响下,全家人都喜爱上了文艺,每年春节,他都会带着老伴、两个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举办“家庭春晚”。“我们农村,农民忙半年闲半年,很多家庭都有聚在一起打麻将的习惯。尤其是过年,麻将打得就更欢了。可是两个儿媳嫁到我家后,我给她们定的规矩却是‘不能打麻将’。”李波说,他觉得打麻将不管谁输谁赢,都可能有伤和气,万一兄弟两家因此闹出了不愉快,哪怕嘴上不说什么,也不好。所以,他就带着他们演节目,这样不但把家里的年味烘托出来了,还颇有“文艺范儿”。

  李波家的“春晚”已经办了二十多年,他回忆说,最初两个儿媳相继进门后,第一年还都不好意思表演,而现在刚进腊月不久,就已经准备好了节目。孙子、孙女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更是多才多艺。

  原来屋子小时,李波就带着一家人在炕上表演。2000年初,他家盖起上127平方米的大瓦房,李波特意留出了一个40多平方米的屋子做文化活动室,摆上了音响、乐器、录像机,带着乡邻在这里表演、排练。在这个屋子里,他还免费收了很多“徒弟”。从此,老李家的“家庭春晚”升级成了“村级春晚”,一家人也被村里人亲切地成为“李家班”。

  为了错开中央电视台春晚节目,“李家班”的春节联欢晚会定在每年大年初一彩排,大年初二演出。每到这一天,天刚刚擦黑,村民们便迫不及待地齐聚“李家班”,欣赏他们根据身边人、身边事,创作的以庆丰收、欢乐家庭、歌颂党的富民政策为内容的“春晚”。快板书、三句半、歌舞、合唱、独奏……表演品种齐全,掌声、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如今,这个“村级春晚”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八年。其中,还有两次,是到富锦市电视台演出的。

  这几年,村里人外出打工不回乡过年,或者直接搬到城里去居住的人多了,村里的年味也淡了下来。而李波却又忙活起来,他带着乡邻组建了秧歌队,每年正月期间,不但在村里跳秧歌热闹一下,还带着大家到邻近村屯去联谊,这样十里八乡也跟着都热闹起来了。

  冰城两个“灯谜家庭”

  猜灯谜让春节聚会更热闹

  猜灯谜,是很多人喜爱的传统活动。它在哈尔滨,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有的“谜友”,为谜痴狂数十载;有的家庭,和灯谜结下了三代情缘。家住哈尔滨市平房区的关怡娟,就是这样一位来自“三代痴谜”家庭的灯谜爱好者。所以,每年春节和家人团聚,灯谜都成了她和家人们活跃聚会氛围的小游戏。

  “我家三代18口人,有六七个人都喜欢猜灯谜。”50岁的关怡娟说,他们兄弟姐妹5个,几乎从小都被父亲带着去猜过灯谜。后来在他们的影响下,家里的孩子们,甚至是配偶,有的人也喜欢上了灯谜。所以,春节聚会时,父亲都会制作一些小谜条让大家猜。这几年,父亲年岁大了,制作谜条的工作就由关怡娟接手了。“我把猜谜的时间选在初一或初二,这个时候家里人聚餐人数最多。”关怡娟还把猜谜的时间定在了饭后。她说,这样,茶余饭后大家就有更多的交流内容了。每年春节期间,网上还有一些猜灯谜活动,大家还会一起想,一起交流,相互讨论着,感觉团聚的氛围更热闹了。

  这几天,70岁的灯谜爱好者年丰也特别忙,他在给晚辈们准备猜灯谜的大奖。“准备多买点儿孩子们喜欢的大盒玩具,”年丰说,他是在哈飞退休的。年轻时,哈飞总是举办猜灯谜活动,他也由此喜欢上了灯谜。后来有了孙辈,孙子们长大一点儿后,他就在每年春节前,找人制作一些适合孩子猜的灯谜,让孩子们在新年聚会的茶余饭后猜一猜。而且,和关怡娟家不同的是,为了突出形式感,年丰还会在房间里挂上五颜六色的谜条。这样一来,除了大红福字和窗花,屋子里的年味一下子就显得更浓了。

  本版图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